飘扬在心头的那条老街——记家乡的背阁艺术
牛文绩

在乡下,总能过上原滋原味的传统节日。那些传统中又总会有一根主线牵扯着你,经常想起,又回味悠长。
  我的家乡地处中原,历史悠久而又时尚繁华的邺南首镇——河南省汤阴县宜沟镇,是我出生而又生活的了三十余年的地方。这里固然没有安阳殷墟的世界瞩目,也没有汤阴岳飞的名扬天下,但每逢元宵节时那曼妙多姿的背阁艺术,却总能吸引着我走向那条古老的大街,去体味那不知是天上还是人间飘飘若仙般的感觉。
  背阁艺术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起源于河南北部的一些城镇,如内黄、滑县、浚县、水冶等地,周围县市均有不同形式的表现。其源头可追溯到明朝,是由祭神而演化为民间喜庆节日的娱乐活动,所谓“背阁”即在成年人的肩背上,使用铁拐支架和人物道具,通过绑扎、伪装、美化、造型而塑造出艺术情节。具体是由一个成年演员在地面上行走,肩上背有一儿童演员,二者共同组成一架完整的背阁。通常,地面行走的演员为身强力壮的男性,所背演员由5至10岁的儿童扮演。背阁的阁架由实心的铁架构成,底部焊接成与人的肩部构造相符的形状,大至呈马甲状,可供成人演员套在肩部,在后背的中央有一根粗壮的钢管向后凸出,延伸至过头顶30至40公分处,再焊接出儿童演员的座位,即在钢管顶端向前后两个方向各延伸出15公分左右,在两端各向上焊接可固定儿童身体的护栏,一架背阁的骨架就完成了。为了配合整架背阁的造型,还需附加很多的细节工作。首先要保证儿童演员的安全舒适,在铁架的各个部位包括成人演员的肩部和儿童演员的座架处,都应垫上柔软的棉布绑上较宽的布带,加之元宵节是冬季儿童演员都穿棉衣,一般不会出现不舒适的情况。其次,还要将铁架的周围根据这架背阁所塑造的内容布置好鲜花、彩带和必要的道具,以确保其完整性,这些细节往往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演出过程中,儿童演员坐在铁架上,穿成年人的戏服,正好将垂下的双腿遮住,化妆成古典人物形象,带古装头饰,脸部为油彩所画脸谱,虽没有京剧脸谱的精致典雅,却有豫剧的质朴精良。成人演员在底部也要经过粗略的化妆,只穿简单的戏服,不用妆扮脸谱,演出成功与否主要在于成人演员的步调,一步一顿,左右轻微摇摆,儿童演员在顶部相应地自然扭动,伴随着鼓、釵、锣、号等乐器伴奏,彩带与裙裾在空中飘扬,呈现给观众神仙飘然下凡般的动感美。
  每一架背阁是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分别取自神话传说、古典文学作品、地方戏曲等。就我所见过的大致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琵琶精,《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杨家将》中的八姐、九妹、杨排风,豫剧《秦香莲》中的秦香莲,豫剧《三岔口》中的武妆人物,神话《宝莲灯》中的人物,以及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白莲花、梁红玉等等。有的以扮相精美艳丽取胜,有的以技巧高超精湛取胜,有的则以细节别出心裁取胜。如天女散花,手提花篮,身着五彩衣,飘然降落凡尘;白莲花身佩宝剑,一身素衣,宛若出水白莲娇艳欲滴;八姐游春,本为武将,却遮挡不住少女的娇羞,与春光共争艳;黛玉手提花篮,肩扛花锄,娴静如花照水,行动若风拂柳,羞答答悲戚戚前去葬花。有孙悟空在特制的(带有向前倾的轴承的)阁架上配合地面观众的呼喊,一个接着一个地翻着跟头;秦香莲一出由三名儿童演员组成,中间一名年龄稍大(但比单个演员的稍小,为减轻背阁人的负担),两边一男一女由不满周岁的两个婴儿扮演(其实婴儿也坐在特制的阁架上,由主阁架像两边延伸焊接出两个小座位),颤巍巍一行母子三人直奔京城寻找陈世美;梁红玉手提大刀,刀尖上悬着一个婴儿,让人看来心不免提起老高,实则是有惊无险,那婴儿也是坐在上面;还有一则只记得其奇特而忘记了名字,一母背一婴儿,实际也是两个儿童一前一后同坐于阁架上,并无惊险。更有以细节引人入胜者,琵琶洞中的妖精妖冶迷人,头戴长翎冠身披白色长斗篷,脚下踩着一只活公鸡,那公鸡其实是在儿童演员与成人演员中间的钢管处捆绑着,却做得天衣无缝,好似从公鸡身体内穿过;宝莲灯人物脚踏纸灯笼,好像能一下踩破,让人不得不相信那是神仙;有的则立于一纤细的算盘之上,细微绝妙之处让人过目难忘。
  听说福建也有类似的民间艺术,叫“扛故事”,我认为这种叫法更为贴切,这一则则民众耳熟能详的文学故事以这种灵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自然魅力无穷。它将文学以绝美的感性具象呈现在大众面前,年年重复却不觉单调乏味,只能使美更鲜活、更久远,是在歌颂传说中的这些美的化身,也是通过这些文学中的正面人物为万民祈福,让人们在元宵节之际,借以这种活态的文学方式,完全卸下一年的辛劳,在新年的收尾处,带着尽情的愉悦开始新的一年的劳作。
  让人难以割舍的,不仅仅是每一架背阁的鲜活与奇特,更让人恋恋不忘的是其演出过程的热烈气氛。元宵节一大早,儿童演员就要起来去化妆。那份被选中的自豪和美丽的扮相,足足可以让这个孩子炫耀一整年,当然更期待来年的这一天。自然,那些在阁架上的被束缚和化妆时的漫长过程大可忽略不计。中午饭因激动和化好的妆草草了事,反正演出过程中,跟在下面的家长会不停地鼓励自己面带微笑,并以可口的零食作为犒赏。每一架背阁整装待发的时间一般是在午后一点左右,元宵节的北方根本不会有人午睡,人们早早涌到三里长的那条古街等待。儿时的那条街很狭窄,站到一条长凳上,头顶就能和路边屋顶的茅草相齐,人潮人海根本别想来回走动,现在的那条街已很宽阔,依然是里三层外三层,好在已有人可以站在自家楼房上与高高的背阁齐平了。从村委会出来,每架背阁要先去庙里祈福,走过庙前的背阁要向神像点三下头,向财神求财,向孔圣人求才,向观世音企求一方百姓平安。三声炮响过后,各种表演就从南到北或从北向南展开了竞赛。镇上由七个街道组成,各街道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可以舞狮,可以踩高跷,可以划旱船,可以扭秧歌,但人们心中最期盼的还是那一对对飘然若仙的背阁。队列前有震撼的大鼓开道,队列后有喧闹的小鼓簇拥,每架背阁左右更有大约十几个人围绕,有左右拿叉子随时准备架住儿童演员胳膊的保卫人员,有父母跟随,有亲友相伴。道边的观众有仰面张口无言惊叹其美妙的;有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多赞美其不相上下的;有对自己认识的演员高声呼喊以博得演员对其嫣然一笑的;更有不少孩子和家长也期盼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也成为那天仙的一员的。整个街道是一条人流涌动的河,锣鼓喧天,欢声笑语,每个人都是这一活动的参与者,画面中没有败笔,只有兴奋和笑声。半空中裙裾与彩带如彩云飘过,就在眼前,却幻美无比,那云彩飞过观众欣赏的瞬间,飞过古老街道升腾的空间,飞过一颗颗共同被这美好传统维系的心灵,更飞过我始终被它吸引的思乡的心绪……
  听老人们说,被背阁选中的儿童演员,一来是因为长得好看,二来长大后会有好运。有幸得很,儿时的我曾上过三年的背阁(上就要上三年或者五年),扮演了三年《杨家将》里的杨排风,凭一根烧火棍打天下,风风火火、泼辣爽快。有时想想,自己倒真有几分像她,莫不是排风的那些灵气真的附在了我的身上?可惜我只生得个儿子,又那么高高胖胖,没有机会尝试背阁的滋味,若是一个天仙般的女儿,倒真的要让她继承一下我扮演过的角色,亲身感受一下那神仙般的滋味。
  不过也罢,去年元宵时,领着儿子在路边观看,告诉他,妈妈小时候就扮演的杨排风,儿子自信地点头肯定说:“嗯!我知道,我见过你小时候上阁!”我大惊:“你在哪儿见的?”答曰:“马路边上!”?
  既然如此,这么多年前的美好事物已在他的无意识中呈现过,我也就没什么遗憾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