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

 
  柏拉图(Plato,前427——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文艺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出生于公元前427年的贵族家庭。他的幼年和少年时代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07年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潜心于哲学研究,直到老师去世(公元前399年)。接着到麦加拉和埃及、意大利漫游,埃及的等级制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意大利结识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徒,受其唯心论的影响。公元前396年回到雅典开始写对话。他40岁时(公元前388年)在西西里岛宫廷讲学,后因与

  僭主意见不合,返回到雅典建立学园,采取前后连贯的讲课和对话方式,亲授数学和哲学,直到公元前347年去世,享年81岁。
  主要著作有《伊壁鸠鲁篇》、《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篇》 、《斐多篇》;《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政治家篇》;《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飨宴篇》、《斐德罗篇篇》;《阿奇拜得篇之一》、《阿奇拜得篇之二》、《高尔吉亚篇》;《智者篇》、《政治家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理想国》。
  涉及文论的主要著作是《文艺对话集》。理式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而建立“理想国”是他的政治观的核心。在《大希庇阿斯篇》中论美,其艺术论的核心是区分了灵感与模仿,审美特性是魔力与浸润心灵,创作的辩证法是有机统一与适应心灵,社会功用是有益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