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析 YINGSHIPINGXI  
 

幸运的是, 面对突如其来的荒诞命运, 罗拉没有任何犹豫, 决定运用自己“自由选择”的权利, 用行动来拯救男友。不同的是, 罗拉是用奔跑的方式来拯救。罗拉的奔跑是影片最鲜明的特征。奔跑固然是由于时间所限, 但其实也只有奔跑才能尽可能挥发出人的情绪, 热烈强劲,速度里是灼人的焦急和无尽的勇气。爱与命运, 偶然与必然, 时间在奔跑中穿梭, 哪怕还有一线希望, 也要用狂奔的姿势来诠释和拯救命运,这正是高出于生活的现实。
但决定用奔跑来拯救只是“自由选择”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拯救过程中罗拉又面临着三种不同的结果, 而这三种不同的结果受制于罗拉每一步的选择。在第一种结局中, 罗拉在冲出家门的同时, 想到的第一个求助对象是自己的父亲。但此时她的父亲也因为情人的怀孕而焦头烂额, 并最终决定抛弃妻女, 另娶新欢, 就把罗拉轰了出去。罗拉无奈从父亲处退出, 结果男友已经抢劫超市, 罗拉于是和他一起抢劫, 在逃跑时被警方击毙: 第二种结局中, 罗拉在冲出家门的同时, 想到的第一个求助对象还是自己的父亲。而此时父亲正和情人进行激烈的争吵,愤怒之下父亲也拒绝了罗拉的请示。同样被激怒的罗拉抢过警卫的枪, 打劫了她父亲的银行。她及时赶到, 阻止了男友去抢劫便利店, 但男友却被飞驰的急救车撞死: 第三种结局中, 不甘心的罗拉再度狂奔,但还是晚了一步。无奈之下的罗拉只好跑去赌场, 用一枚筹码赢得了10 万马克。而此时她男友也找到了那个流浪汉, 找回了丢失的钱。
  值得注意的是, 不仅罗拉的行动决定着自己的命运, 而且在她狂奔过程中她所碰到的其他人的行动也间接影响到罗拉。如邻居的狗、父亲的情人等等, 都对她的拯救行动造成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 由于她的奔跑, 影响和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包括导致她父亲的一个朋友撞车、向她兜售偷来的自行车的小贼, 以及差点撞上玻璃的救护车等等。这种行动影响的相互性与多重性, 更加突出了存在主义“自由选择”的重要性。
  现实主义认为, 环境是人物活动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物的命运得受这种环境的制约。这其实就是向命运低头。而存在主义则把这种境遇看作是对人物的一种限定, 突出其选择的艰难, 从而倡导人不应该服从命运的安排, 要敢于做出选择, 以拯救自己。罗拉的选择是对的, 不管最终的结局是哪一种: 罗拉是幸福的, 尽管前两种结局是悲惨的, 但为了“万能”(曼尼语)的爱情, 她毕竟行使了自己光荣而神圣的“自由选择”的权力。面对困境, 退却才是最可怕的。第一种结局, 罗拉虽然死了, 男友也成了抢劫犯, 但她尽力了, 因为她行使了“自由选择”的权利: 第二种结局, 男友死了, 罗拉自己成了抢劫犯, 但她也应该感到幸福, 因为这就是自己的选择: 第三种结局, 由于其完美性有人称之为“电影人的无耻”, 但从存在主义角度看, 这恰恰是存在主义者所追求的最好结局, 因为在存在主义者看来, 只有敢于反抗、敢于自由选择的人才能得有拯救自己的机会。当年, 以萨特为首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们为了宣传自己的哲学, 创造了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存在的唯一理由, 恐怕就是宣传存在主义哲学。在诞生了波伏娃、加缪等存在主义大师后, 存在主义文学一直后继无人, 存在主义哲学的宣传也只能靠萨特慷慨激昂的演讲和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欧洲那批失去精神支柱的年轻人。萨特自己也没有想到, 几十年后的德国人汤姆?提克威导演的这部《罗拉快跑》, 再次竖起了存在主义的大旗。不管他本人承认与否,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汤姆.提克威也应该算是一个存在主义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