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学习 > 第九章 > 第二节 政治参与的途径

第二节 政治参与的途径

一、制度化的政治参与
        政治制度化就是指政治活动的组织原则与组织程序不断取得
        社会认可、并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过程。在那些政治制度化水平能够合理调控政治参与程度的政治系统中,民众的政治参与主要通过以下一些途径来实现:
1.政治投票
        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者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者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2.政治选举
        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社会成员选择个人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政治过程。选举活动除投票行为外,还包括政治捐助、组织选民、政治宣传及其他影响选举过程或结果的活动。政治选举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方式: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产生公职人员;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出代表,再由代表来投票选举。
3.政治结社
        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这种组织可能专门致力于特殊的利益,也可能致力于广泛的公共问题,但其基本的和明确的目标是影响政府决策。公民加入该组织后,不管他是否亲自参加了该组织影响政府的活动,他参加这种组织的事实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政治参与方式。由于政治集团组织包括政党和政治社团两类,政治结社也就包括参加政党活动和参加政治社团活动两种。
二、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
        所谓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是指政治系统内的个人或集团对该系统提出要求和利益表达的过程,它是政治系统内政治过程的开端。一般来说,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具有相当程度的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
        现代社会是利益高度分化的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结构的复杂化决定了现代政治系统中利益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
1.从个体层面看,现代政治系统中的公民个人可以就各种问题与政府公职人员进行个人接触,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或不满。
2.从群体层面看,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也可能表现为特定政治时空中因某一政策、突发事件或个人而激发起来的群体性自发行动。
三、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
1.网络时代政治参与内涵的变化
        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一般是指网民及其虚拟团体通过网络平台影响和推动政治决策过程的活动。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参与,在政治参与主体、政治参与目标、政治参与的形式与手段等方面都有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参与主体主要是公民,而在网络时代,政治参与主体既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公民,又可能是现代意义上匿名的或虚拟的“网民”身份。
        从政治参与的目标看,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参与,还是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其目标均是指向政治系统及其政策,或者说是公共政治生活,这是由政治参与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较之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参与,在地域空间和参政内容上显得要宽泛得多。
        从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手段上看,传统意义的政治参与与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有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网络时代政治参与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手段上都更加直接化和技术化。
2.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特点
        (1)网络时代政治参与主体的地位平等化。在网络时代,网民具有平等的主体地位、平等的参政机遇、平等的网络权利。
        (2)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动因复杂化。在网络时代,网民参与政治的动因却要复杂的多。除了利益和理想之外,有的网民有时甚至为了获得某种技术突破的精神愉悦,或者为了某一未经确认的政治信息而一时兴起,参与到网络政治中。
        (3)网络时代对政治参与的控制困难化。政治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一方面反映了民主政治发展的水平,另一方面又标志着现代政治良性发展的状况。
        (4)网络时代政治参与方式的便捷化。以前的政治参与大多仅限于投票、选举等几种简单途径,并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的信息传递渠道。在网络时代,随着互联网向社会各个层面延伸,社会成员对政治参与的体验更加直接。
        (5)网络时代政治参与高效化。互联网缩小了时空与地域的差别。
3.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正面影响
        (1)网络政治参与促使政府管理发生深刻变化。
        首先,网络政治参与可以有效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基础。
        其次,网络参政可以促进政府工作的廉洁性。广泛、自由、公开、独立的信息流通,是公民监督国家权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最后,网络参政还可以推动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网络参政的开放性、平等性、便捷性大大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机会和效率,推动着政治参与迅速发展。
        (2)网络政治参与塑造出全新的政治文化
        首先,网络参政可以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政治参与本身就是民主实践的重要形式,是培养现代公民,孕育包括民主意识、民主习惯、民主技能在内的民主文化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网络参政的开放性、便捷性,使公民可以轻易介入政治生活,有效地参与政治决策。
        其次,网络参政可以培育公民的政治责任感。网络自身的交互性使公民实现了从受众到对话者的转变,提升了人的本质力量,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得到巩固和提高。
        最后,网络参政还有助于塑造公民独立的政治人格。政治参与是利益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公民个体作为价值主体对自身利益的一种积极追求与维护。
        (3)网络政治参与可推动政治社会化。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政治社会化方式。通过网络参政,人们可以对社会政治事件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这种参与方式可以使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干扰因素降到最低程度,人们能够独立自主的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判断和选择。
4.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负面影响
        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现有政治体系的稳定形成了冲击。当政治制度化还不够成熟时,失去控制的政治参与必然会导致政治动乱。
        (1)网络政治参与可能导致“参与爆炸”。
        尽管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但是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当政治参与突破政治体系所能容纳的限度时,政治体系的有效性就会削弱,继而动摇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换言之,超出合理限度的政治参与必然引发政治不稳定。
        (2)网络政治参与可能导致非理性参与的扩大。
        拥有一定数量的客观信息是公民理性政治参与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网络信息容量的无限性和网络信息的可操纵性都难以保证公民所获信息的客观性。
        (3)网络政治参与可导致非法政治参与的扩大。
        在网上,网络成员身份被数字化、电子化、虚拟化,匿名性和隐蔽性被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网民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大大减少了政治参与的不安全感,从而可能摆脱现实社会的规范,放纵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