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资源 > 热点话题

热点话题

1. 桩基础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桩基础作为土木工程中一种常用的基础型式在高层建筑、铁路、公路、港口码头、电力、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水利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新的桩型、新的施工工艺、新的桩材被采用,桩基技术设计、理论、方法、施工工艺,原型试验及检测方法有了很大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或许多需要深化研究的老课题。如:大直径空心桩的发展与应用,包括大直径空心桩的成桩方法及其优越性。目前,大直径桩在国内建筑工程中应用的范围较广泛,但仍有许多问题需通过进一步试验来论证,如在水平力和弯矩较大时,桩侧面积的被动土压力和底面积的应力分布和变化,桩的直径与深度的关系等。而且目前针对大直径挖孔空心桩桩基承载性能的研究很少,现场试验研究报道也很少见,主要是通过静载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来进行认识。所以挖孔桩的计算方法尚不完善、不统一,用静载试验来验证也不容易,因此挖孔桩的计算方法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制定统一的规范或规定。
       超长桩荷载传递机理的计算分析。虽然超长桩被大量使用,然而关于超长桩的理论却远远滞后于实践。对这种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到目前为止还很不清楚,桩的设计仍按普通桩的计算理论,迄今没有符合实际的理论,这是不完善的,也是不科学的。现行规范对超长桩的设计并非建立在超长桩的承载变形机理的基础之上,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使得研究超长桩荷载传递机理不仅是桩基础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工程界的迫切要求。
        深层软土地基桩基桥台的关键问题:路堤填土对桥台桩基影响的时效;填土对桥头桩基的影响距离与范围;软土强度与临界填土高度;判断桥台前移的计算理论;软土对桥台桩基产生附加水平力的计算方法;工程措施等。
        和桩基后注浆技术有关的压浆后端阻力、侧阻的改变、注浆扩散机理等的讨论及研究也是桩基础的热点问题。
2. 上部结构、地基与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
       地基与建(构)筑物相互作用与共同分析已引起人们重视并取得一些成果,但将共同作用分析普遍应用于工程设计,其差距还很大。大部分的工程设计中,地基与建筑物还是分开设计计算的。进一步开展地基与建(构)筑物共同作用分析有助于对真实工程性状的深入认识,提高工程设计水平。现代计算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为地基与建(构)筑物共同作用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各类工程材料以及相互作用界面的实用本构模型,特别是界面间相互作用的合理模拟。
3. 复合地基
       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复合地基技术得到愈来愈多的应用。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中增强体和基体是共同直接承担荷载的。根据增强体的方向,可分为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和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两大类。根据荷载传递机理的不同,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又可分为三种: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浅基础和桩基础是目前常见的三种地基基础形式。浅基础、复合地基和桩基础之间没有非常严格的界限。桩土应力比接近于1.0的土桩复合地基可以认为是浅基础,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摩擦桩基也可认为是刚性桩复合地基。将其视为刚性桩复合地基更利于对其荷载传递体系的认识。浅基础和桩基础的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积累,而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理论有待进一步发展。目前复合地基计算理论远落后于复合地基实践。应加强复合地基理论的研究,如各类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特别是沉降计算理论;复合地基优化设计;复合地基的抗震性状;复合地基可靠度分析等。另外各种复合土体的性状也有待进一步认识。
加强复合地基理论研究的同时,还要加强复合地基新技术的开发和复合地基技术应用研究。

上一页  <<   1  2   3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