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学习 > 第四章 > 第三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战略

第三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战略

  一、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基础,崇尚“强权即公理”、“弱国无外交”,将大多数国家排斥在国际政治之外。
  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在军事上, 就是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在政治上,以实力为后盾,对其他国家施加各种形式的压力。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在国际关系中,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基础。
  强权政治是指导强国凭借军事经济实力的优势向外护张,推行炮舰政策和霸权政策。它们力图建立由大国操纵的国际体系,以谋求霸权。它们崇尚“强权即公理”,“弱国无外交”的论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斥在国际政治之外。所有这些都是强权政治在国际关系中具体的表现。
  霸权主义是指少数大国或强国,通过各种手段,对其它国家进行控制、干涉、谋求对某一地区或整个世界的统治的政策和行为。霸权主义是一种思潮和政策,是对外事务的一项政策,它不属于国家内政。霸权主义否认主权平等,否定国家主权原则或以国内法来否定国际法基本原则,采用各种手段和借口干涉别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务,强迫别国接受自己的意志、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冷战后资本主义大国并未完全放弃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仍然将之作为其外交战略的基础。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上升为世界的主要危险,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交战略以美国的全球战略最为典型,其全球战略中的强权政治和霸权特征表现的尤为显著。它从美苏两极和两种社会体系的对立出发,制定了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的全球战略。该战略强调以实力为后盾,以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为盟友,在此基础上谋求“世界领导权”,“按照美国的构想改造世界”。作为战略的总体目标,从“遏制共产主义”到最终消灭社会主义国家,独霸世界。为实现这一全球战略,战后美国历届政府都不遗余力地采取各种手段实施这一战略。
  杜鲁门的遏制战略、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变杜鲁门的“遏制战略”为“解放战略”。肯尼迪上台后对外推行“和平战略”和“灵活反应战略”。尼克松把“伙伴关系”、“实力地位”、“谈判时代”三原则作为缓和战略的支柱。
  卡特接任后,把对外战略的基点由大三角放在“小三角”,即美国、日本、西欧关系上,提出了三边主义的世界战略。1980年里根上台后,大力推行“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关系总战略。
  克林顿总统对美国全球战略作了新的调整:其一是将处理对内与对外关系的侧重点从对外转向对内;其二是将处理对外关系中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了经济领域,更加重视经济安全对美国国家安全的作用;其三是将实施全球战略的重点地区从欧洲转向亚太,其中主要是转向东亚地区。其四是在对华关系上,将视中国为潜在的敌人转变为视其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主要争取的合作对象。其总的战略意图是:以经济为进行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以在太平洋地区为战略重点地区,通过改善和协调与亚太国家间的关系,其中主要是与中国的关系,形成以制衡西欧为目的的太平洋阵线,以最终实现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的战略目标。
  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集中体现了当代帝国主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本质。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以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为后盾,到处横行霸道。但是,由于美国长期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到处扩张,造成其身力量和地位的相对衰落;美国的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政策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反对和抵制,美国再也难以实现其独霸世界的战略目标。
  三、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1968年尼克松上台之前。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控制西欧、日本,达到最终独霸世界的目的。第二阶段 ,尼克松上台到70年代末期。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特点是实行必要的局部收缩,确保战略重点;改善美中关系牵制苏联;调整美、欧、日同盟关系;以实力加谈判,继续同苏联展开争霸斗争。
  第三阶段,里根上台到80年代末。制订“星球大战计划”,把军备竞赛扩展到太空领域,以确保美国在新技术革命中的领先地位,刺激美国经济发展,并借此拖垮苏联经济;协调盟国关系,确保盟主地位;在第三世界推行所谓“里根主义”和把苏联势力推回本土的“有限推回”战略,实现其在第三世界的扩张;不断调整中美关系。
  第四阶段,从克林顿上台到世纪之交。制订“参与和扩展战略”,确立并发挥美国在世界的“领导作用”,实现所谓美国统治下的和平,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保持美国的优势,确保21世纪仍然是“美国的世纪”。

  四、美国的人权外交1、人权外交的由来;
  美国在发展对外关系时,历来重视动用它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意识形态干涉他国内政,侵略别的民族和国家,特别是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对其他国家进行渗透一直是美国外交的“传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推行人权外交,干涉其他国家内政成为美国的重要国策。70年代中期,美国从两种制度斗争和争夺世界霸权需要出发加强了人权攻势。1977年卡特上台正式宣布实行“人权外交”,把人权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力图凭借经济实力,以人权为武器削弱战略对手的力量和影响。
  80年代后期,美国把人权外交作为分化瓦解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手段。其原因是:第一,美苏力量对比出现有利于美国的变化,美国开始推行超越遏制战略。第二,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遇到严重困难。
  冷战结束后,美国仍抱住冷战思维不放,变本加厉地推行“人权外交”,把人权斗争的矛头集中指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强迫他们接受美国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和人权观。对中国,美国把人权外交作为诋毁社会主义中国的手段,企图利用“人权”问题,来改变中国的内外政策和社会制度。2、克林顿政府的人权外交克林顿的人权民主战略的手段在文化方面日益重视高新技术通讯手段及对媒体的垄断,在各个方面推行人权。在武的方面,美国和北约推行所谓战略新概念,以人权高于主权,强行干涉它国内政。
  3、美国人权外交剖析
  (1)人权外交是虚伪的,其虚伪性集中表现在人权外交的双重标准上。一是美国对国内的人权状况和国外的人权状况采取双重标准。二是美国又把世界各国分成不同等级,对哪些国家的人权状况进行谴责要视美国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而定,采取不同的态度。
  (2)人权问题虽有其国际性的一面,但本质上属于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一国人权现状的发展改善归根到底取决于该国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3)美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人权观。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4)“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就是打着人权外交的幌子搞强权政治,输出美国的价值观、思想和政治制度,维护美国全球霸权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五、世纪之交的美国国家新战略
  美国新世纪全球战略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三大支柱、六大重点。即确立21世纪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增加美国安全、振兴美国经济、促进全球民主化三大支柱;六大重点为实现和平统一民主的欧洲、建立稳定的亚太共同体、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繁荣、维护世界和平、应付恐怖主义等跨国性挑战、维护强大的美国军事及外交能力。
  美国的跨世纪战略在具体实践上表现为:
  第一,经济上,把“经济安全”提高到全球战略的高度;
  第二,科技上,明确指导思想,加大投入,确保美国在科技上的领先地位;
  第三,安全上,通过东扩西进,两洋出击,控制欧亚大陆,进而控制全球;
  第四,军事上,以“塑造、反应、准备”新战略构想为依据,增加国防预算开支,保持和加强美国军力。
  第五,在未来国际新秩序构想上,构建“美国主导下的大国合作”的世界秩序。
  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主要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相互关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三个方面构成。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美国、西欧、日本之间的关系上,它经历了一个由美国独霸到三足鼎立的演变过程。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在冷战时期主要是两大集团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美苏关系;冷战结束后这种关系又集中反映在中美关系上。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和维护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问题,也就是如何解决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问题。当前,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发展问题。两者关系的实质,从根本上说,就是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21世纪以来,美国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受两场战争的拖累和金融危机的冲击,软硬实力明显受挫。据统计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美国用于反恐战争的账目费用累计超过1万亿美元。2009年12月16日,美国众议院又通过了总额为6363亿美元的国防拨款法案,其中约650亿美元将用于阿富汗战争,这还不包括奥巴马宣布的对阿撤兵计划所需费用。此外,美国国债、财政赤字、失业率屡创新高,巨额的经贸项目逆差和财政赤字,能源价格的高涨、次贷债务危机是美国经济面临的三大风险。奥巴马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试图重整美国经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同时着眼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奥巴马政府开始重视运用“巧实力”修复美国形象。高度重视经济金融外交,推行全面兼顾的地缘战略,主要目标仍是防范和遏制潜在竞争对手,维持其一超独霸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