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学习 >第五章> 第一节 苏联的兴亡及其历史教训

第一节 苏联的兴亡及其历史教训

  一、原苏联政治经济概述第一、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
  战后初期,苏联坚持斯大林制定的集中一切力量,高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建立国防和改造整个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1950年,苏联在工业产量上,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农业总产值也达到战前的90%。战后初期的经济恢复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为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第二、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1956年2月苏共20大召开,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作了总结报告,批判了“个人崇拜”,强调恢复和加强集体领导。改革缺乏理论准备,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从1966年开始,勃列日涅夫对政治制度进行变革。增强了干部队伍的稳定性,注重干部素质,完善干部选拔和配备制度,重视发挥苏维埃的作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中开始逐步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导致苏共瓦解、苏联解体。
  二、冷战时期苏联的对外战略
  第一,斯大林时期的和平战略;
  在对外实践中具体表现为:
  一、高举和平旗帜,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
  二、加强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合作。
  三、大力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加强苏联的军事力量。
  这一时期苏联的外交实践证明了和平外交战略的正确。但苏联在对外关系中的大国沙文主义、大党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已显露端倪。战后苏联从别国划入了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处理与兄弟党关系时,将苏联模式和经验意图强加于人,干涉别国内政,伤害了一些国家的民族感情,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和兄弟党之间的平等友好交往。

  第二,赫鲁晓夫时期的“三和”战略;提出以“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为主要内容的对外政策和战略。
在外交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为:
  一、加强控制社会主义国家,把社会主义国家看作是同美国实现合作的资本,要求社会主义国家以苏联为准“对表”。
  二、赫鲁晓夫采取了一系列的和解行动,调整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三、在同美国寻求“和平共处”的同时,加强军事实力,奉行核武器决定一切的“火箭核战略”,搞核讹诈、核迷信。
  四、打着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幌子,用各种手段向第三世界国家渗透扩张。由于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强,苏联以具备了超级大国的实力,并同美国形成了相互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国际格局。
  第三,勃烈日涅夫时期的进攻性战略;
  一、苏联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缓和”政策,大搞和平攻势。
  二、苏联在亚非拉一些战略地区大肆扩张,并取得了一定优势。
  三、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进一步恶化中苏关系。
  第四,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
  根据“新政治思维”战略,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对外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战略是一个庞杂的充满矛盾的体系,其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全人类利益高于阶级利益,强调要社会体系的对抗,实行国际关系人道化。“新政治思维”是戈尔巴乔夫的对外政策和对外战略的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在时代问题上,强调核武器出现后,核战争没有胜利者,各国除合作对外别无选择,现在是所谓核时代;在格局问题上, 一、以妥协让步来乞求美苏关系改善和国际形势好转;
  二、进一步放松对东欧诸国的控制;
  三、从第三世界收缩脱身,与美国合作解决地区冲突。
  四、同西欧和日本进行政治对话,寻求达成互利协议,最终建立欧洲大厦。
  五、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三、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认为美、苏已不能左右世界,必须重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力量中心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在战争问题上,认为大战绝非不可避免,提出人类的利益和生存高于一切;在安全和军备竞赛问题上,强调安全是相互的、普遍的。在军备竞赛上不再片面强调优势,提出最低水平的战略平衡和军事上的合理足够论;在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国家相互关系问题上,承认国际共运多样性,承认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道路和特点,强调应彼此尊重并学习对方经验,防止利益矛盾发展为冲突;在对外政策上,强调国家关系非意识形态化,主张停止对抗,加强合作,特别是加强与欧洲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综观戈尔巴乔夫时期“新政治思维”指导下的对外活动,这种战略曾对缓和国际局势、改善苏联的处境起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战略对一些国家和地区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在有关苏联国家和民族利益原则问题上,对西方妥协让步,容忍他们干预和插手苏联内政,从而导致苏联内外交困,亡国亡党。
  第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解体;
  1985年,苏共中央四月制定了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把经济改革放在首位。1986年2月苏共27大制定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方针,1987年1月制定了加快改革的具体措施。1990年苏共中央2月全会作出了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总统制的决定。1990年7月,苏共召开28大,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性声明,使民主社会主义成为完整的体系。“8?19事件”后,联盟加速解体。
  第二,苏联解体的原因;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苏联解体是长期发展战略的失败。从苏俄建国到苏联解体一直没有完成发展战略的转变,苏联的发展战略一直是夺权战略的延续;
  二、从社会的角度看,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社会危机四伏,困难重重,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活力。庞大臃肿的管理队伍和畸型的经济结构,严重阻碍着发展战略的转变和调整;
  三、从政治的角度看,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
  义”和“国际政治新思维”的结果。当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受挫后没有从中总结经验,寻求经济改革新思路,突破最关键环节,而是鼓吹社会主义多元化,实质是取消苏共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实行所有制非国有化和私有化。
  四、从国内的民族政策来看,民族政策的失误是加速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苏联多年来一直宣称不存在民族问题,但在戈氏的“公开性”、“民主化”的鼓动下,以前苏联在民族问题上犯的错误、在民族关系中的大俄罗斯主义以及民族工作中的失误被揭露出来,导致民族主义迅速泛滥,民族分立活动高涨、民族矛盾表面化和地方实力派的恶性膨胀,而中央政府对民族分裂活动不敢采用强硬措施,使民族危机成为苏联全面危机的一部分。
  五、从执政党的建设角度来看,苏共放松自身建设、日益脱离群众,导致苏联改革失去政治方面的领导力量,失去多民族团结的核心力量,最终使苏联解体。苏共在党内组织建设上没有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党内民主遭到破坏,其结果是党与群众的联系日益疏远,失去了战斗力和凝聚力。
  第三,苏联解体的影响和教训;
  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严重挫折;标志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进入新旧格局的过渡时期。
一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寻找适合自己国情的建设道路。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在社会主义国家任何一个政党取得政权后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抓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作为中心任务来抓。
  二是要真正弄明白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心任务,制定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发展战略;
  三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它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一些曲折和反复是符合历史规律的现象,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从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中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社会主义建设本国化、特色化。苏东改革的失败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社会主义本国化特色化问题的重要性。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在坚持社会主义普遍原则的前提下努力探索有本国或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并根据国内外形式的发展不断加以改革和优化。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中心任务。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手段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
  社会主义国家应充分认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借鉴中国等国家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从本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发展生产力的对策和措施,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大胆变革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优化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因素,尤其要注意科技与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提高本国经济发展速度。
第三;经济体制市场化
  社会主义国家应提高对经济体制市场化变革历史必然性的认识。在借鉴中国推进经济体制市场化经验的基础上,从本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方针、政策、程序、措施。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深化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第四;发展民主和加强法制
  社会主义国家应充分认识到以发展民主和加强法制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顺应世界历史潮流,在汲取苏联、东欧政治体制改革失败教训和借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本国特点的政治体制改革方针、政策、程序、措施。努力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