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多项选择
1. 承担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
A. 排除危害
B. 赔偿损失
C. 恢复原状
D. 返还财产
2. "无过失责任"的免责条件:( )
A. 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他人损害的
B. 战争行为
C. 紧急避险
D. 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
3. 构成环境民事法律责任,一般须具备( )要件。
A. 行为要具有违法性
B. 发生损害事实
C. 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要具有因果关系
D. 行为人主观上要有过错
4. 下列哪些途径属于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途径:( )
A.调解
B.仲裁
C.诉讼
D.行政处理
二、 判断
1. 所谓"无过失责任"原则是指一切污染危害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只要对其他单位或个人客观上造成了财产损失,即使主观上没有过错,也应承担民事责任。
2. 工厂排污毒死了鱼塘的鱼苗,直接损失是鱼苗长成成鱼后可以得到的实际收入。
3. 公民的人格权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4.当加害人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侵害了国家、集体或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造成资源的破坏时,必须恢复原状或返还财产。
三、 简答
1. 简述无过失责任原则;
2. 简述环境民事责任中的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参考答案
一、 多项选择
1. ABCD 2.ABD 3.ABCD 4.ABCD
二、 判断
1. √ 2.× 3.√ 4.×
三、 简答
1. 简述无过失责任原则;
答:所谓"无过失责任"原则是指一切污染危害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只要对其他单位或个人客观上造成了财产损失,即使主观上没有过错,也应承担民事责任。
在环境污染危害中之所以要实行无过失责任原则,主要是由于环境污染危害大,后果严重,危害生物和人体的健康,甚至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从严追究法律责任,同时,环境污染危害案件一般都比较复杂,涉及到一系列专门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受害人要直接证明加害人是否具有故意或过失,十分困难。采用"无过失责任"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推动排污单位积极防治环境污染,增加排污单位的环境意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无过失责任"的免责条件主要有:战争行为;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因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而造成损害的;由于第三者或者受害人的过失所引起的情况等。
2.简述环境民事责任中的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答:"举证责任转移原则"是指有权要求致害者赔偿损失的单位或个人,不必提出关于致害人有过错的违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证据,而只需要提出致害者已有污染行为或可能有污染行为的表面证据,赔偿损害的案件即可成立,如果致害者要否认污染行为和危害后果,就必须提出反证,这就是所谓由原告举证转移到由被告举证的"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实行"举证责任转移"原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公害民事纠纷案件的受害者一般是农民和城市居民,他们对工矿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污染物浓度等,由于涉及到专门的科学技术而难以了解,因而难以提供排污单位是否有过错等证据事实;
b.受害者一般不具备监测环境污染危害的科学知识和测试手段,无法提供确凿的证据。
c.如果坚持由提出赔偿要求的受害者举证,不但会使受害人在公害赔偿处理程序中处于不利地位,还意味着对污染危害环境者在被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应承担赔偿责任之前,是无需顾虑环境污染危害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这就等于鼓励工矿企业不顾后果地污染环境。
实行"举证责任转移原则"可以更好地维护受害者的合法环境权益;可以促使排污单位积极治理污染,防止重大污染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