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是( )

A、各级人民法院

B、各级人民检察院

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2、张某(男)和李某(女)于某日在某公园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张某、李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

A、聚众淫乱罪

B、组织淫秽表演罪

C、寻衅滋事罪

D、无罪

3、李某,14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逆行且车速极快,在转弯处撞着对面行走的张某,造成张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李某的行为:( )

A、因为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

C、没有因果关系

D、构成交通肇事罪

4、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指( )

A、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C、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D、不满14周岁

5、孙某在13周岁的时候盗窃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4周岁时抢劫价值85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盗窃价值4000元的物品,在18周岁时又盗窃1000元的物品。在对孙某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盗窃数额应为( )

A. 15500元

B. 13500元

C. 10500元

D.5000元

6、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 )负刑事责任。

A、可以

B、应当

C、必须

D、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7、李某(男)深夜遇到一单身女子王某,遂起歹意将王某强奸,事后怕王某报案欲杀人灭口,王某苦苦哀求说"我不会报警",李某将王某放走。李某的行为属于:( )

A、故意杀人罪(中止)

B、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中止)

C、强奸罪

D、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

8、甲欲杀乙,故意将下了毒的饭菜让丙给乙送去,结果乙吃了下毒的饭菜中毒身亡。甲与丙( )

A. 构成共同犯罪

B. 不属于共同犯罪

C. 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D. 甲构成教唆罪

9、农民某甲见村庄附近的灌溉专用线路因降雨而暂时未使用,便于某日晚偷割该输电线200多米,次日卖给非法收购者,得到500多元。某甲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B、破坏电力设备罪

C、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

10、甲某是某工厂的电焊工,在一次维修厂房过程中,未清除电焊作业下方堆放的大量棉纱和锯末,就进行电焊作业。高温的电焊残渣掉落到下方的棉纱和锯末上,引起火灾,造成厂房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同时还导致当时在车间内工作的两名工人被大火烧死。甲某构成:( )

A、失火罪

B、失火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11、下列哪些犯罪要求必须造成人身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 )

A、放火罪

B、爆炸罪

C、投放危险物质罪

D、交通肇事罪

12、白某从医药市场上大量购买便宜、滞销、过期药品,加以改制和伪造后出售给无证经营的个体药贩,从中非法牟利。在此期间,白某将其购置的医用限制性剧毒药品去掉药名和商标,贴上假药名和假商标,伪造成"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投向市场。造成了三名幼女死亡、一名幼女休克(经抢救脱险)的严重后果,对其行为构成何罪?( )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生产、销售假药罪

C、以制造、销售假药的危险方法致人死亡罪

D、生产、销售劣药罪

13、甲某和乙某以低价购入假冒的茅台酒冒充真酒,以不买酒就要收取保护费为由,强行要求多家酒店高价买酒,先后共卖出假酒50多箱,获利50多万元,对甲某和乙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

A、甲某和乙某构成非法经营罪

B、甲某和乙某构成强迫交易罪

C、甲某和乙某构成强迫交易罪和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想象竞合,以销售伪劣产品罪论处

D、甲某和乙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14、周某向朋友杨某借钱,并告诉杨某是去南方购买一批走私品,回内地待销完后,分给杨某一笔钱。杨某便把钱交给周某,对杨某应以什么罪名处罚? ( )

A、走私罪

B、行贿罪

C、受贿罪

D、走私罪共犯

15、持有、使用假币罪的主观方面要求:( )

A、明知是伪造的货币

B、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伪造的货币

C.、不要求是否明知是伪造的货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6、李某为了牟利,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私自复制了若干部影视作品的VCD,并以批零兼营等方式销售,销售金额为11万元,其中纯利润6万元。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B、侵犯著作权罪

C、非法经营罪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17、张某与钱某签定一份供销合同,合同签订后,钱某将80万元货款汇出,张某收到货款后,交付了约20万元的货物,其余货物一直未能履行,经查,张某只有部分货源。货款收到后,张某即将款项归还了以前所欠王某的货款,张某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合同诈骗罪

C、合同违约

D、民事欺诈

18、某晚张某在路上发现一独行的女青年上前将其拦住,拖到无人处将其强奸。逃离现场时从受害人的自行车的车篮内窃取人民币200元。而受害人穿好衣服到公路另一侧取车时才发现被窃。对张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

A、构成强奸罪和抢劫罪

B、构成强奸罪和盗窃罪

C、构成强奸罪

D、 盗窃数额未达到定罪标准,不构成盗窃罪,应以抢劫罪论处

19、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职务侵占罪:( )

A、张某个人承包经营某国有商店,利用承包的职务之便侵吞应予上缴的承包经营款10万元

B、某乡镇企业厂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本企业财产10万元

C、陈某在外地为本单位(国有公司)收回大笔货款后,为防止丢失将其存放在朋友王某处,王某将其据为己有的

D、某村民委员会委员利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代征、代缴税款工作的职务上的便利,侵吞代征、代缴税款5万元

20、下列行为不属于刑法第263条第(一)项规定的"入户抢劫"中的"入户"的有:( )

A、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封闭的院落

B、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

C、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

D、进入某公司的办公室进行抢劫

21、甲乙二人晚上携带匕首潜入某超市准备抢劫,但进入超市后发现值班人员睡熟,于是在没有使用凶器的情况下很顺利地盗得了数额较大的商品,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抢劫罪(预备)和盗窃罪

D、抢劫罪(既遂)和盗窃罪

22、张某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发现赵某(当时已经死亡)散落的提包,包外有两捆人民币计2000元,包内尚有8000元。张某将甩出包外的钱塞进包内,拎起提包停留5、6分钟后,见无人过问,当时交警还没到达现场,便骑车离去。后经在场目击者指示,交警向其询问提包是否是其所拿时,其一口否认,拒不交出提包。对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

A、属于民法上的不当得利

B、应当由赵某的继承人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张某返还包内财物

C、构成侵占罪

D、构成盗窃罪

23、行为人在实施抢劫行为后,出于灭口的目的而将被害人杀害,对行为人的行为如何认定?( )

A、抢劫罪的加重情节

B、抢劫罪

C、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

D、故意杀人罪

24、王某正在盗窃财物时,被李某发现,李某对王某说:"交出1000元,否则告发你。"王某被迫交给李某1000元,李某的行为构成:( )

A、抢劫罪

B、诈骗罪

C、敲诈勒索罪

D、盗窃罪共犯

25、下列盗窃行为中,可以判处死刑的是( )

A、盗窃文物数额巨大的

B、盗窃商场数额巨大的

C、盗窃仓库数额巨大的

D、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26.下列原则中,( )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数罪并罚原则

27.对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

A.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比照刑法分则最相类似条义定罪判刑

B.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比照刑法分则最相类似条文定罪

C.不得定罪处罚

28.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 ),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A.轻微

B.比较轻微

C.显著轻微

29.某甲将他人的一台价值8000余元的彩电偷回家中,经其父、兄规劝,在失主发觉前,又偷偷送回原处。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30.张某准备了作案工具欲到某厂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邀约李某帮其望风。李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张某。张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31.甲带匕首准备去杀乙,路上突然肚子痛便返回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32.某夜,甲乙两人携带作案工具,准备盗窃某武警部队的枪支、弹药,两人来到武警部队驻地的围墙外,发现里面灯火通明,戒备森严,感到无从下手,于是返回。甲乙两人的行为属(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3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 )罪行的,以自首论。

A.已掌握的本人其他

B.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

C.还未掌握的他人

34.甲持刀抢劫出租车,驾驶员奋勇抵抗,搏斗中夺刀将甲刺死。驾驶员的行为是( )。

A.故意杀人罪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35.刘某非常喜欢邻居家的男孩小涛,一日,刘某带小涛到大桥上玩,提着小涛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小涛边喊害怕边挣扎,刘某手一滑,小涛掉人河中,刘某急忙去救,小涛已溺水死亡。刘某的行为属于( )。

A.过失犯罪

B.意外事件

C.故意犯罪

36.驾驶员在正常行车途中,突然从侧面窜来两个小孩追逐至车前,驾驶员刹不住车,急转方向盘,汽车朝路旁的空房撞去,致车和空房损坏严重。驾驶员的行为是( )。

A.紧急避险

B.交通肇事

C.故意毁坏财物

37.修改后的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 )。

A.从新原则

B.从新兼从轻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38.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 )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诈骗

B.抢劫

C.盗窃

39.某甲在抢夺香烟时,因卖烟者反抗,当场使用暴力将卖烟者打成轻伤后将香烟夺走。甲构成( )。

A.抢夺罪

B.抢劫罪

C.故意伤害罪

40.某甲让某乙去偷摩托车,并答应代为销售,某乙偷了一辆八成新的摩托车给某甲,某甲卖得赃款4000元。某甲的行为( )。

A.构成窝藏赃物罪

B.应以盗窃罪论处

C.构成销赃罪

41.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依照刑法关于 ( )的规定处罚。

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B.侮辱罪

C.强奸罪

42.甲夜间跳墙进入一妇女家,企图实施强奸。其用螺丝刀撬窗子时,正在睡觉的妇女惊醒,遂打开电灯,甲一看该妇女竟是自己小学的同学,感到"难为情",于是扭头便跑。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43.甲在13周岁时抢劫价值2000元的物品,15周岁时抢劫价值5000元的物品,17周岁时又抢劫价值7500元的物品。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抢劫罪数额应为( )。

A.14500元

B.12500元

C.9500元

D.7500元

44.某甲得知与其同宿一房间的某乙携巨款,便请其喝下掺有安眠药的饮料,乘乙昏睡之际,拿走其包内现金15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B.抢夺罪

C.抢劫罪

45.被告人王某在某市印刷厂做临时工,得知厂长刘某夫妻未生育子女,便从农村拐骗一个4岁男孩,谎称是其哥哥的小孩,送给刘某。刘某为表感谢,把王某转为正式工。王某构成( )。

A.拐卖儿童罪

B.行贿罪

C.拐骗儿童罪

46.秦某、张某两夫妻,结婚多年未育,即托亲戚王某找小孩领养。王某到某市一火车站用糖果骗一个3岁小孩送与秦、张二人,秦、张给王某2500元相谢。王某的行为构成( )。

A.拐卖妇女、儿童罪

B.拐骗儿童罪

C.拐卖人口罪

47.以强制的方法非法限制他人行动自由的行为,构成( )。

A.非法管制罪

B.非法拘禁罪

C.绑架罪

48.甲欲杀死仇人乙,在乙开的出租车座位下安放了定时炸弹,结果不仅炸死了乙,同时炸死了乘客丙、丁,还炸毁了出租车,甲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杀人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

B.爆炸罪

C.爆炸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

49.朱某在一个体饭店吃饭后将一公文包遗忘。店主李某捡起,见内有现金1万余元,遂隐匿。20分钟后,朱某回来寻找,李某谎称刚才两名用餐客人将包拿走。李某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B.侵占罪

C.诈骗罪

50.李某将私人服装厂的10箱西装委托个体出租司机钱某送往某百货商店。钱某在途中将一箱西装(价值一万余元)放在朋友家里,并谎称因李某没有装好而在路上丢失了。钱某的行为可按( )处罚。

A.贪污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诈骗罪

51.某农民偷割正在使用的铁路专用电话线,构成( )。

A.盗窃罪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破坏交通设施罪

52.以暴力、威胁方法或者其它方法强制侮辱妇女的,构成( )。

A.侮辱罪

B.流氓罪

C.强制侮辱妇女罪

53.行为人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的,构成( )。

A.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

B.盗窃罪

C.毁损名胜古迹罪

54.沈某因无证驾驶机动车辆被民警赵某依法查处,沈某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某日,沈某见赵某独自散步,即对赵某进行殴打,致赵多处皮下出血(经法医鉴定为轻微伤),沈的行为( )。

A.构成故意伤害罪

B.构成报复陷害罪

C.不构成犯罪

55.张某居住在闹市区的九楼,不小心将大花瓶打碎,顺手将碎片扔出窗外,在楼下行走的于某被砸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张某的行为构成( )。

A.间接故意杀人罪

B.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56.甲、乙二人相勾结,将7岁男孩丙劫持到一居民楼地下室内,打电话要其父拿8万元现金,方可将丙放回,否则将丙杀害。甲、乙的行为构成( )。

A.绑架儿童罪

B.绑架罪

C.敲诈勒索罪

57.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

A.可以类推

B.不得定罪处罚

C.适用类推制度

58.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 )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A.故意放任

B.故意希望

C.希望或者放任

59.故意犯罪,( )负刑事责任。

A.可以

B.应当

C.必须

60.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 )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A.出乎意料

B.意想不到

C.疏忽大意

61.过失犯罪,( )负刑事责任。

A. 法律有规定的才

B.应当

C.无需

62.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 )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A.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

B.意外

C.意想不到或者出乎意料

63.已满( )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十四周岁

B.十五周岁

C.十六周岁

64.已满( )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

B.十六周岁不满二十周岁

C.十四周岁不满二十周岁

65.因不满( )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A.十四周岁

B.十六周岁

C.十八周岁

66.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 )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A.法定程序鉴定

B.法医鉴定

C.公安机关鉴定

67.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 )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精神正常

B.精神不正常

C.发病

68.尚未完全丧失( )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辨认或者控制

B.自卫或者保护

C.控制

69.醉酒的人犯罪,( )负刑事责任。

A.可以

B.应当

C.必须

70.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应当

B.可以

C.必须

71.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A.利益

B.财物

C.财产

72.正当防卫明显超过( )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必要限度

B.一定限度

C.相对限度

73.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 )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A.发生以后

B.正在发生

C.尚未发生

74.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 )。

A.一日

B.二日

C.三日

75.犯罪以后(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A.自动投案

B.被抓获

C.他人代替投案

76.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 )的限制。

A.也受追诉期限

B.不受追诉期限

C.受追诉期限

 77.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 )的限制。

A.也受追诉期限

B.不受追诉期限

C.受追诉期限

78.刑法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A.法律和决定

B.工作措施

C.法规

79、携带凶器抢夺的,涉嫌( )。

A.抢夺罪

B.抢劫罪

C.敲诈勒索罪

80.刑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 )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81.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 )以上,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一万元

B.三万元

C.五万元

82.生产、销售假药,足以( )的,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

A.危及生命安全

B.危害人体健康 '

C.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83.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 )的,涉嫌生产、销售劣药罪。

A.严重危害

B.危害

C.一定危害

84.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份以上或者票面面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涉嫌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A.二十五份

B.十份

C.五份

85.以( )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涉嫌绑架罪。

A.勒索财物

B.交换人质

C.占有

86.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涉嫌( )。

A.绑架罪

B.盗窃罪

C.敲诈勒索罪

87、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由案件发生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赃车流入地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跨地区系列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必要时,可由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或者由( )指定立案侦查。

A.公安部

B.上级公安机关

C.上级政府

88、对直接从犯罪分子处追缴的被盗窃、抢劫的机动车辆,经检验鉴定,查证属实后,可依法先行返还( ),移送案件时附清单、照片及其他证据。在返还失主前,按照赃物管理规定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挪用、损毁或者自行处理。

A.失主

B.买主

C.车主

89、对明知是赃车而购买的,应将车辆无偿追缴;对违反国家规定购买车辆,经查证是赃车的,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追缴和扣押。对不明知是赃车而购买的,结案后予以退还( )。

A.买主

B.原主

C.车主

90、明知是赃车而购买,以收购赃物罪定罪处罚。单位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明知是赃车购买的,以( )定罪处罚。

A.收购赃物罪

B.买赃罪

C.销赃罪

91、( )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予以协助。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依法办案的,依照《刑法》关于妨害公务罪的规定处罚。

A.司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监察机关

92、将电信卡非法充值后使用,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的规定,以( )定罪处罚。

A.盗窃罪

B.诈骗罪

C.侵占罪

93、盗用他人公共信息网络上网账号、密码上网,造成他人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的规定,以( )定罪处罚。

A.盗窃罪

B.诈骗罪

C.侵占罪

94、对于( )的人,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对于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A.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B.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95、盗窃公私财物未构成盗窃罪,但因采用破坏性手段造成公私财物损毁数额较大的,以( )定罪处罚。盗窃后,为掩盖盗窃罪行或者报复等,故意破坏公私财物构成犯罪的,应当以盗窃罪和构成的其他罪实行数罪并罚。

A.盗窃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侵犯财产罪

96、为练习开车、游乐等目的,( )偷开机动车辆,并将机动车辆丢失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在偷开机动车辆过程中发生交通肇事构成犯罪,又构成其他罪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和其他罪实行数罪并罚;偷开机动车辆造成车辆损坏的,按照刑法关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偶尔偷开机动车辆,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A.多次

B.二次

C.一次

97、根据刑法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其盗窃数额应当根据行为人盗窃信用卡后( )的数额认定。

A.使用

B.取得

C.得到

98、根据刑法的规定,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盗窃上述发票数量在( )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A.十五份

B.二十五份

C.十份

99、多次盗窃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最后一次盗窃构成犯罪,前次盗窃行为在(A)以内的,应当累计其盗窃数额。

A.一

B.三年

C.五年

100、对于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 )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A.二次

B.三次四次

答案

1.D 2.D 3.A 4.C 5.D 6.D 7.B 8.B 9.B 10.C 11.D 12.B 13.C 14.A 15.A 16.B 17.B 18.C 19.B 20.D 21.A 22.D 23.C 24.C 25.D 26.D 27.D 28.C 29.B 30.A 31.A 32.A 33.B 34.B 35.A 36.A 37.C 38.B 39.B 40.B 41.C 42.C 43.B 44.C 45.C 46.B 47.B 48.B 49.B 50.C 51.B 52.C 53.A 54.C 55.C 56.B 57,B 58.C 59.B 60.C 71.C 72.A 73.B 74.A 75.A 76.B 77.B 78.A 79.B 80.B 81.C 82.C 83.A 84.A 85.A 86.A 87.B 88.A 89.A 90.A 91.A 92.A 93.A 94.B 95.B 96.A 97.A 98.B 99.A 10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