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

1、甲带邻居家的4岁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因没有看管好孩子,最后乙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

A.法律的直接规定 B.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C.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2、对发表言论,是否可以定罪( )

A.发表言论仅仅只是暴露思想,而不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所以不能定罪

B.发表言论应是一种行为,可以定罪

C.对言论应进行分析,如发表有害言论就应定罪,反之就不应定罪

D.虽发表无害或有害的言论,但只是单纯暴露思想时,不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

3、因果关系的复杂性是指( )

A.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

B.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因果关系

C.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

D.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和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4、甲与乙自由恋爱,乙的父亲丙坚决反对,对乙多次辱骂殴打,并对其进行看管,不许乙与甲见面,致乙自杀。在这里作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原因是( )

A.丙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为

B.乙的自杀行为

C.丙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为和乙的自杀行为

D.都不是

5、区分同类客体相同犯罪主要是根据犯罪的( )

A.客体B.客观要件

C.主体D.主观要件

6、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了( )

A.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

B.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

C.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

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7、下列行为中,哪些构成犯罪 ( )

A.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致使父母饿死

B.过路人看见孩子溺水不救,造成孩子被淹死

C.成年人甲带邻居小孩子同去列,小孩溺水,甲发现后能够救助而不及进抢救,致使小孩子被淹死

D.扳道工不按时扳道,致使火车相撞

8、关于不作为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为人因为不履行抚养义务而构成遗弃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B.行为人以消极的身体动作违反刑法的命令规范而构成犯罪的,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C.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动作违反刑法的禁止性规范而构成犯罪的,属于不纯正的不作犯

D.行为人的身体动作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是相对于刑法的命令规范,禁止规范而言。因此,行为人在战时驾飞机逃避服兵役,构成逃避兵役罪,仍然是不作为犯

简答题

1.简述犯罪客观方面的特征

答案:选择题 1.D 2.D 3.C 4.A 5.B 6.D 7.B 8.C

简答题:

1. 犯罪客观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1)客观性:犯罪客观方面是人活动的外在表现,具有能为人们所直接感知的性质

(2)多样性:在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的要件中,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最为复杂,多样。

(3)法定性:构成犯罪的各种客观要件必须是刑法规范明文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