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形态。从阶段到形态理论上措辞的变化。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一种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通常认为刑法分则是以一人犯一个既遂犯罪为标本的。从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来看,刑法分则规定的是既遂形态的犯罪。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犯罪过程的不同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而停止下来所呈现的不同状态。 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
一、犯罪停止形态的存在范围
(一)不能存在于过失犯罪中
(二)间接故意不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态
(三)并非所有的直接故意犯罪都存在着犯罪的停止形态
犯罪既遂的概念:通说认为,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二、犯罪既遂的形态
根据我国刑法分则对各种直接故意犯罪构成要件的不同规定,犯罪既遂主要有以下四种不同类型:
(一)结果犯的既遂
结果犯,指由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共同构成犯罪的客观方面的犯罪。
(二)行为犯的既遂
行为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
(三)危险犯的既遂
所谓危险犯,是指以危害行为具有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客观危险状态,作为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
(四)举动犯的既遂
所谓举动犯,是指以着手实行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的实行行为作为犯罪构成必要条件的犯罪。
三、既遂犯的处罚原则
由于既遂犯符合的是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的基本构成,因此,各国刑法一般均未专门规定既遂犯的特殊处罚原则,而是按照刑法总则的一般量刑原则和刑法分则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对其适用。
小结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犯罪过程的不同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而停止下来所呈现的不同状态。 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通说认为,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根据我国刑法分则对各种直接故意犯罪构成要件的不同规定,犯罪既遂主要有以下四种不同类型:结果犯的既遂、行为犯的既遂、危险犯的既遂、举动犯的既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