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状态。
一、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
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据此,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
犯罪预备有以下特征:
(一) 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
(二) 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三) 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四) 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预备的表现。
(1)准备工具
(2)制造实行犯罪的客观条件
(3) 制造实行犯罪的主观条件
二、犯罪预备行为与犯意表示的区别
犯意表示一般是指以口头、书面或者其他方法,将真实犯罪意图表现于外部的行为。
犯罪预备行为与犯意表示的本质区别在于:犯罪预备行为是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为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的行为,或者说是实现其犯罪故意的行为,已经对法益构成了威胁;而犯意表示并没有为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只是单纯流露犯意的行为,不是实现犯意的行为,没有对法益构成威胁。
小结
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犯罪预备有以下特征: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