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简述犯罪中止的概念

2、简述犯罪中止的特征

3、简述中止犯的刑事责任

选择题

4、甲为了杀死乙,举枪向乙射击,第一枪未击中,在能继续向乙开枪的情况下,甲不再开枪,停止射击.甲的行为是( )。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犯罪预备

5、张某潜入某财务室,把保险柜打开一看,巨款早已提走,便失望地离去,他的行为是( )。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6、赵某持刀闯入钱某家中,声称要割下钱某的一只耳朵以教训她"与人通奸"的不忠行为,面对钱某的苦苦哀求,赵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离去.依照刑法规定,对赵某应如何处理 ( )

A.应当不处罚

B.应当从轻处罚

C.应当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7、甲欲杀乙,将毒药投入乙的饭食中.乙服食后,甲后悔,赶紧说明情况,并将乙送往医院抢救.医院在抢救过程中检查发现,甲所投放的"毒药"根本没有毒性,乙安然无恙. 甲的行为属于( )

A.不构成犯罪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8、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 )

A.发生的阶段不同

B.犯罪行为停止的原因不同

C.处罚原则不同

D.犯罪性质不同

9、某人投毒杀妻,将毒食给其妻吃下,后见其妻中毒疼痛难忍,出于怜悯而自动将其妻送往医院抢救,有效地防止了其妻死亡结果发生,此例属于( )

A.预备阶段中的中止

B.实行阶段中的中止

C.行为实行终了而结果尚未发生之前的中止

D.犯罪未遂

10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的某种犯罪,犯罪分子却自认为能够完成而自动停止犯罪的,( )

A.应认为是犯罪未遂

B.也应以犯罪未遂论

C.不认为是犯罪中止

D.应认为是犯罪中止

答案:

1、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中止有下面几个特征:

(一)犯罪中止的时间性

犯罪中止的时间性,是指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预备阶段、犯罪实行阶段和犯罪效果阶段.

注意

(1)犯罪既遂后主动恢复原状的不能成立中止。例如盗窃既遂后返还原物,受贿既遂后返还所收取的财物等。

(2)犯罪明显告一段落归于未遂后,实施抢救被害人行为的,不是中止。

(3)自动停止发生在预备过程中的,成立预备阶段的中止,自动停止发生在实行过程中的,成立实行阶段的中止。

(二)犯罪中止的自动性

犯罪中止的自动性,是指无论放弃犯罪还是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都是在行为人"自动"选择的。

构成犯罪中止不以真诚悔罪为构成要件,只要基于自己的意志彻底放弃犯罪即可。

只要行为人自认为能将犯罪完成而主动放弃的,即使客观上无法将犯罪进行下去,也构成犯罪中止。

(三)彻底有效性。即犯罪分子必须是彻底放弃犯罪,而不是因条件、时机不成熟或者环境不利而暂时中断犯罪。

3、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4-10:BCDC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