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效概述

(一)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

(二)追诉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三)行刑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被判处刑罚的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

(四)我国刑法只规定追诉时效

1、符合我国刑罚目的的要求

2、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办理现行的刑事案件

3、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4、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二、追诉时效

(一)追诉时效的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对法定最高刑的理解

追诉时效是以法定最高刑为标准,而非以实际应当判处的刑罚为标准。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犯罪人所触犯之罪名的法定最高刑,而是指根据行为人所犯罪行的轻重,所确定应当适用的刑法条款及其相应的量刑幅度中的法定最高刑。如果犯罪人所犯罪行的刑罚,分别由几条或几款规定时,犯罪的法定最高刑应是指按其罪行应当适用的条或款的最高刑;如果犯罪人所犯罪行的同条或者同款中有几个量刑幅度时,犯罪的法定最高刑应是指按其罪行应当适用的量刑幅度的最高刑;如果条文只规定了单一的量刑幅度,犯罪的的法定最高刑就是指该条的最高刑。

(三)追诉期限的计算

1、一般犯罪追诉期限的计算——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2、连续或继续犯罪追诉期限的计算——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3、追诉时效的中断—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即新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即此时前罪已经经过的追诉时效因犯新罪而宣告归于无效,重新计算。至于"又犯罪"即后罪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罪重罪轻等都没有限制。

4、追诉时效的延长

(一)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二)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司法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三)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的

小结

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

(一)追诉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二)行刑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被判处刑罚的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

(三)我国刑法只规定追诉时效

1、符合我国刑罚目的的要求

2、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办理现行的刑事案件

3、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4、有利于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