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周礼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尊尊"。以下对此原则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尊尊君为首" B."亲亲君为首" C."亲亲尊为首" D."尊尊父为首"
2、秦朝时期在定罪量刑时有区分故意与过失的规定,故意犯罪称为
A.眚 B.非眚 C.端 D.不端
3、汉代司法中用来比照判案的成例被称为______
A.廷行事 B.科 C.决事比 D.格例
4、正式设置大理寺是在______。
A.秦代 B.东汉 C.北宋 D.北齐
5、汉文帝、汉景帝的刑制改革没有涉及的肉刑是______。
A.黥 B.斩右趾 C.笞 D.宫
6、殴打或者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父母等尊长的犯罪行为,构成唐律"十恶"中的______。
A.恶逆 B.不睦 C.不道 D.大不敬
7、有元一代之法典《大元通制》的颁行,标志着元代法典基本定型。与《大元通制》几乎同时出现的还有______。
A.《至元新格》 B.《元典章》 C.《天盛律》 D.《风宪宏纲》
8、宋代专设的地方路一级司法机关是______。
A.提点刑狱司 B.提刑按察司 C.布政使司 D.知府
9、朱元璋亲自督导编制了明大诰,它先后颁布了______。
A.五篇 B.三篇 C.四篇 D.二篇
1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是______。
A.《大清现行刑律》 B.《中华民国刑法》 C.《暂行新刑律》 D.《大清新刑律》
11、武昌革命爆发后,资政院仅用三天时间便颁布了______。
A.《十九信条》 B.《钦定宪法大纲》 C.《宣示预备立宪谕》 D.《资政院院章》
12、南京国民政府"六法"分类包括______。
A.宪法、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B.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C.宪法、民法、军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D.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1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孙中山正式公布,将其通过的程序之一是______。
A.三读通过 B.一读通过 C.二读通过 D.四读通过
14、创立了"三三制"政权组织形式和保障人权等崭新内容的宪法或者宪法性文件是______。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二、多选题
15、汉律定罪量刑的原则不包括______。
A.亲亲得相首匿 B.官当 C.八议 D.恤刑
1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司法制度的变化包括______。
A.死刑三复奏制度确立 B.北周时期正式设置大理寺 C.登闻鼓直诉制度建立 D.会审制度化
17、清代秋审适用的对象包括______。
A.斩监候 B.充军 C.绞监候 D.发遣
18、民国北京政府的法律体系的构成部分不包括______。
A.判例 B.六法全书(基本法典) C.中央政治会议决议 D.解释例
三、简答题:
1、简述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历史意义。
四、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请对下列文字进行简要分析。
"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
——《宋史·刑法志》
【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选题:
1-5、ACCDA 6-10、ABACD 10-14、DABAD
二、多选题:
15、BC 16、AC 17、AC 18、BC
三、简答题:
【答案要点】:
(1)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对传统的法律观念、传统的法律制度以及传统社会秩序的一种否定。(2分)
(2)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在客观上为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2分)
(3)成文法的公布,也标志着法律观念和法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2分)
(4)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为战国时期及战国以后封建法律的发展与完善积累了经验。(2分)
四、分析题:
【答案要点】:
这是宋代折杖法的原则。(3分)宋太祖建隆四年颁布折杖法。
即把笞杖刑折为臀杖,徒刑折为脊杖,杖后即释放;(3分)流刑折为脊杖并于本地配役一年;加役流刑,脊杖后就地配役三年。(3分)这一制度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