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练习 > 模拟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周解除婚姻的条件有________。
 A.五礼  B.七出  C.三不去  D.六礼
2 、下列选项中是《法经》中"六禁"内容的是________。
 A.边禁  B.徙禁  C.宫禁  D.嬉禁
3、秦代男子的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标准是________。
 A.身高   B.身高和年龄  C.年龄  D.身高或年龄
4、在中国法制史上,最终废除宫刑是在________。
 A.曹魏  B.北周  C.隋朝  D.北齐
5、唐朝婚姻法中所称的"义绝"是指________。
 A.男方单方面解除婚姻,休弃妻子
 B.在"违律为婚"或"嫁娶违律"的情况下,由官府判离
 C.夫妻一方对另一方或其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或双方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有殴打、通奸、杀等情况,经官府判决强制解除婚姻关系
 D.男女双方自愿协议解除婚姻
6 、在唐律中"诸断罪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后人视为________。
 A.类推  B.法律适用  C.法律解释  D.自由裁量
7、宋代的"刺配刑"设立之初衷,本意是为宽贷________。
 A.流罪  B.死刑  C.徒刑  D.凌迟刑
8、明朝在各州县及乡为张贴榜文、以利教化而设立的机构是________。
 A.宣明亭  B.申明亭  C.官廨  D.审明司
9、清政府针对中央各部门的职责、办事规程而制定的基本规则称为________。
 A.则例  B.会典  C.附例  D.律例
10、废除凌迟刑的是________。
 A.《大清律例》  B.《暂行新刑律》  C.《中华民国刑法》  D.《大清现行刑律》
11、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称为________。
 A.谘议院  B.资政局  C.资政院  D.谘议局
12、在中国近代,将"解释例"作为审判的根据,始于________。
 A.清末  B.北洋政府时期  C.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3、南京国民政府民法的立法原则是________。
 A.家庭本位  B.国家本位  C.个人本位  D.权利本位
14、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内容________。
 A.确定土地改革的合法执行机关为各个边区政府
 B.宣布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C.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D.确认保护工商业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篇目为12篇的封建成文法典包括________。
 A.《北齐律》  B.《开皇律》  C.《宋刑统》  D.《大清律例》
2、清代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程序后,处理结果包括________。
 A.情真  B.缓决  C.留养承祀  D.斩监候
3、司法体制上实行四级三审制的时期包括________。
 A.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  B.南京国民政府  C.民国北京政府  D.清末
4、抗日根据地时期的边区政府制定的刑法原则包括________。
 A.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
 B.贯彻保障人权原则
 C.反对威吓报复,实行感化教育的原则
 D.严惩贪污犯罪行为的原则
三、简答题:
1、简述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法院的审判制度。
四、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请对下列文字进行简要分析。
  清末修律必须"折中世界各国大同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亦不戾乎中国数千年之礼教民情","务期中外通行"。                         --《大清法规大全•法律部》和《光绪朝东华录》

【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5、BDADC  6-10、ABBAD  11-14、DBB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  3、CD  4、ABC
三、简答题:
【答案要点】:
民国南京国民政府为保证实体法实施,法院渐形成一套“一告九不理”(1分)——对九种提起的诉讼不予立案处理分的完整的审判制度。现分述如下:
一是管辖不合规定不受理。二是当事人不适格不受理,即案件须由某种特定人才能起诉,否则拒不受理(1分)。
三是未经合法代理不受理。四是起诉不合程式不受理。每种程序都有法定提起程式,诸如诉状格式,内容等(1分)。
五是不缴纳诉讼费不受理(1分)。
六是一事不再理,即对已生效判决或裁定之案件,除法律特别规定外,不再起诉和受理(1分)。
七是不告不理,即对未经起诉的事情,法院不得进行审理(1分)。
八是已经成立和解者不受理(1分)。
九是非以违背法令为理由,第三审不受理,即上诉第三审的理由,不是因为判决不适用法律的规则,或者适用不当,第三审法院拒不受理(1分)。
四、分析题:
【答案要点】:
(1)以上三句话反映了清末修律的宗旨和基本原则。(2分)它们说明,变法修律要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制度,吸收当代最新的思想观念,但三纲五常是立国之本,因此凡旧律中关系到我国有关伦理纲常,不能轻率改变。(3分)
(2)清末修律是在不改变中国数千年相传下来的礼教和经义的前提下,对法律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加以改进,吸取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的一些先进经验。(3分)实际上清末修律是以维护传统法律和封建统治为主,变革为辅,造成了清末修律的法律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传统和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最新成果的奇怪混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