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206年,秦朝的残暴统治终于在农民大起义的浪潮中覆灭。推翻秦朝的武装力量互相兼并,经过残酷的战争,最后刘邦击败项羽,登基称帝,建国号为"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史称西汉。汉初实行了某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减轻赋役,劝民归农,奖励农桑,紧缩财政开支,注意经济储备。同时仍然坚持了秦朝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至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逐步削除了诸侯王割据势力,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号为"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连续对长期威胁北方边境地区的匈奴用兵,国力大为扩张。但社会矛盾也随之加剧。昭帝、宣帝、元帝虽采取过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但已无法挽回颓势。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夺皇位,建立国号为"新"的皇朝。但王莽卤莽而混乱的施行各项变法,导致社会秩序全面混乱,公元23年被绿林、赤眉农民起义军所推翻。
2、东汉的建立
公元25年,原汉皇室远房后代刘秀称帝,逐步镇压农民武装,重新建立起汉朝的统治。因其建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时期各地豪强势力膨胀,朝廷内部则发生宦官专权、朝官党争,社会矛盾又趋尖锐。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这次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但东汉皇朝也名存实亡,政权被军阀控制,至公元220年被曹操的儿子曹丕以所谓的"禅让"方式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