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控制
[1] 质量
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不仅指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指某项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还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其中周有特性是指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面要求的特性。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而满足要求就是应满足明示的、暗示的或必须履行的需要和期望。质量要求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
[2] 工程质量
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的综合。一般来说,常把反映产品使用目的的各种技术经济参数作为质量特性。工程质量特性常表现为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与环境的协调性等。
(1)适用性
适用性即功能,是指工程满足使用要求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如保温隔热等物理性能、耐腐蚀等化学性能;结构性能,如地基基础牢固程度;使用性能,如住宅满足生活起居的需要;外观性能,如建筑物的造型及色彩等。
(2)耐久性
耐久性即寿命,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即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
(3)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工程交付使用后,必须保证人身财产、工程整体具有免遭工程结构破坏及外来危害的伤害;工程的组成部件还要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4)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不仅要求在交工验收时要达到规定的标准,而且要保证在一定的使用期限内保持应有的正常功能。
(5)经济性
经济性是指工程从规划、勘察、没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和消耗的费用。
(6)与环境的协调性
与环境的协凋性是指工程与其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的协调以及与周围已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上述六个方面的工程质量特性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必须都要达到基本要求。
[3]工程质量控制
是指致力于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也就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程合同、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工程质量要求主要体现在工程合同、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等规定的质量标准之中。
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监理工程师进行投资、进度、质量三大目标控制,在处理三者关系时,应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工程建设中自始至终把"质量第一"作为对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
人是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操作者。在工程质量控制中,要以人为核心,重点控制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工程建设工序繁多,施工周期长,控制工序质量,以预防为主尤为重要。在各工序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抽样检测和统计分析,以控制质量动态,发现质量不稳定时,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消除隐患,达到事先预防的目的。工程质量控制要重点做好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4)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
质量标准是评价工程质量的尺度,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应通过质量检验并与质量标准相对照,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才是合格的,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就是不合格的,必须返工处理。
(5)坚持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
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监理人员必须坚持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以数据资料为依据,客观、公正地处理质量问题。要坚持原则、遵纪守法、秉公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