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学习 > 第四章 工程进度控制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进度控制

章节小结

      工程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项目各建设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问和衔接关系编制计划,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并对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直至工程竣工。
      建设单位编制(也可委托监理单位编制)的进度计划包括: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和工程项目年度计划。
      监理单位的计划系统包括监理总进度计划和监理总进度分解计划。设计单位的计划系统包括设计总进度计划、阶段性设计进度计划和设计作业进度计划。
      施工单位的进度计划包括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分为计划准备阶段、绘制网络图阶段、计算时间参数及确定关键线路阶段和编制网络计划阶段。
      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是建设工程进度监测的主要环节。常用的进度比较方法有横道图、S曲线、香蕉曲线、前锋线和列表比较法。
      设计阶段进度控制工作程序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项目监理机构进行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程序为:首先,总监理工程师审批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其次,总监理工程师审批承包单位编制的年、季、月度施工进度计划。再次,专业监理工程师对进度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最后,当实际进度符合计划进度时,应要求承包单位编制下一期进度计划;当实际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时,专业监理工程师应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采取纠偏措施并监督实施。
      施工阶段进度控制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潜施和经济措施。

作业与练习

(1)建设工程设计准备阶段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设计准备阶段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包括:收集有关工期的信息,如规划设计条件确定需要多长时间、设计基础资料提供的时间等信息,进行工期目标和进度控制决策;编制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编制设计准备阶段详细工作计划,并控制其执行。设计阶段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包括:编制设计阶段工作计划,并控制其执行;编制详细的出图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2)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由于建设项目具有体型庞大、结构复杂、建设工期长、相关单位多等特点,因而影响进度的因素很多。监理工程师必须在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之前对影响建设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保证施工进度计划实施成功的措施,以实现对建设工程施工进度的主动控制。影响建设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干扰因素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业主方、设计单位、物资供应单位、资金贷款单位以及供电部门、供水部门、通信部门等工作进度的拖后必然影响施工进度。如建设单位使用要求改变而导致设计变更;建设单位应提供的场地条件不及时或不能满足工程需要;设计单位图纸供应不及时、不配套或出现差错;承包单位计划不周,导致停工待料技术方案不当。监理工程师应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协调各相关单位的进度关系。对于那些无法进行协调控制的进度关系,在进度的安排中应留有足够的机动时间。
2)材料、机具、设备干扰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材料、构配件、机具和设备不能按照供应计划要求及时运抵施工现场或运抵现场后发现质量不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都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监理工程师应按照有关标准对其进场质量严格把关,以避免因材料不合格造成质量事故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3)资金干扰因素
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作保障。资金的影响主要来自业主,如没有及时给足工程预付款,或者拖欠工程进度款,这些都会影响施工进度。针对这些情况,监理工程师应根据业主的资金供应能力,安排好施工进度计划,并督促业主及时拨付工程款,以免因资金不足拖延进度,导致工期索赔。
4)施工条件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一旦遇到气候、水文、技术及周围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必然会影响到施工进度。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以抵御施工条件的不利影响,并积极疏通关系,协助承包单位解决那些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
5)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
风险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技术及自然等方面的各种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因素。政治方面的有战争、内乱、罢工、制裁等;经济方面的有延迟付款、汇率变动、通货膨胀、分包单位违约等;技术方面的有工程事故、标准变化等;自然方面的有地震、洪水等。监理工程师必须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控制风险、减少风险损失对施工进度影响的预控措施。若风险发生,应给予恰当的处理。
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工程会产生延误。工程延误有两大类:一是指由于承包单位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工期延长,其一切损失由承包单位自己承担,同时建设单位有权对承包单位实行违约延期罚款;二是指由于承包单位以外的原因造成的工期延长,是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工程延误,所延长的时间属于合同工期的一部分,承包单位不仅有权要求延长工期,而且还有向建设单位提出赔偿的要求以弥补由此造成的额外损失。
(3)进度计划调整的系统过程如何?
答:进度调整的系统过程是在建设工程实施进度监测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实际进度偏离计划进度,必须认真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及其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必要时采取合理、有效的进度计划调整措施,以确保进度总目标的实现。
1)分析进度偏差产生的原因
通过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发现进度偏差时,为了采取有效措施调整进度计划,必须深入现场进行调查,分析产生进度偏差的原因。
2)确定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
当查明进度偏差产生的原因之后,要分析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程度,以确定是否采取措施调整进度计划。当出现的进度偏差影响到后续工作或总工期而需要采取进度调整措施时,应当首先确定可调整进度的范围,主要指关键节点、后续工作的限制条件以及总工期允许变化的范围。这些限制条件往往与合同条件有关,需要认真分析后确定。
3)采取措施调整进度计划
采取进度调整措施,应以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限制条件为依据,确保要求的进度目标得到实现。
4)实施调整后的进度计划
进度计划调整之后,应采取相应的组织、经济、技术措施执行它,并继续监测其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