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学习 >第三章> 第一节 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第一节: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五、两极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
   ⒈ 美苏矛盾是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
        美苏两国的关系构成了整个国际关系的核心和主线。
   ⒉ 两极对峙以“冷战”为主要形式。
       两极对峙的形式是冷战,既紧张对抗,又缓和对话。
   ⒊ 美苏争夺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主战场在第三世界。
        苏联采取以实力为支柱,以缓和为主要手段,以经济合作为诱饵的策略,企图分化西欧联盟,离间欧美关系,瓦解“北约”,将美国排挤出欧洲。美国对东欧除采取外部施加压力外,还使用和平演变的战略,鼓励东欧国家走“南斯拉夫道路”,使东欧逐渐脱离苏联的控制。战后亚非拉一些地区也是美苏争夺的主战场和“热点”地区。
    六、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比较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历史根源。苏联是在俄罗斯帝国的版图上建立起来的,历史上沙皇俄国推行的扩张政策和大俄罗斯主义政策极大地伤害了各少数民族的感情。
        第二:体制根源。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在和平建设时期,其弊端越来越暴露无遗。加上苏联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长期以来把重工业、军事工业放在首位,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结果造成农产品和轻工产品严重短缺。这种体制上的弊端使苏联经济到70年代后几乎停滞不前。
        第三: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
        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戈尔巴乔夫过多地揭露和否定苏联过去的政治不民主、无法制、不人道现象,大力提倡“公开性”、“民主化”和“人道主义”。在指导思想上,提出“新思维”,把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为:“建立一个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政治上以多党制取代共产党一党执政,经济上变公有制为私有制,指导思想上用民主社会主义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长期性认识不足。没有提出一个系统的方案,许多措施不仅脱离实际,而且急于求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使得本已濒临崩溃的经济形势骤然恶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第四:民族矛盾和冲突。民族矛盾和冲突的加剧和尖锐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打着“民主”、“人权”的幌子,反对苏联政府的干预措施,积极鼓励苏联各少数民族的独立行为。
        第五:西方的和平演变。“冷战”开始后,为了遏制苏联的影响,实现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战后历届美国政府除了和苏联在政治上对抗,经济上封锁,军事上争夺和较量外,还制订了一套“不战而胜”的和平演变策略,其基本构想是要把苏联纳入西方社会体系中。东欧剧变后,西方国家加强了对苏联的和平演变攻势,采取既压又拉的手段,鼓励苏联的民族分离主义和支持戈氏实行多党制,极力诱导和促使苏联朝资本主义演变,最终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七、两极格局终结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苏联解体宣告了以美苏争霸为特征的两极政治格局的终结,标志着一个以意识形态和军事对抗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时代的结束,对当代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⒈ 国际力量对比向西方倾斜。
        苏联解体后,东方集团从国际政治中消失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为两极格局解体的受益者、胜利者,国际力量对比明显地倾向西方。
        ⒉ 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政治的主题。
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政治中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冷战结束使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衰落了,大国关系的重心由军事对抗转向以竞争和协调为主要内容的经济领域,在世界进步力量的推动下,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的大趋势。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了新的发展,国际关系中的经济科技因素进一步凸显。
        ⒊ 世界大战的危险下降,但地区冲突明显增多。
        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美国成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美国不会遇到像苏联和华约那样的对手。美国与俄罗斯、日本、德国、中国等的矛盾是存在着,但远不至于到发动世界大战的程度,况且美国在冷战中也元气大伤,需要调整其国家战略,所以打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大大下降,全球出现了“大和平”时期。但世界并不安宁,与“大和平”状态相比,随着两极国际政治格局的解体,被美苏矛盾所掩盖、压制的地区矛盾突出了,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明显增多。历史积怨、民族冲突、宗教纠纷、领土争端、权力角逐等成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不断爆发的原因和导火线。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增多,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了巨大冲击。
        ⒋ 国际政治竞争从主要争夺军事优势转变为争夺经济和高科技优势。
        战后几十年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的强盛衰弱,最终起作用的是综合国力,核心是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愈来愈多的国家重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重视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提高,把经济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首位。
        5、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主要大国展开了一场以争夺世界政治新格局主导权为主要特征的竞争与角逐。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过程。
        6、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过渡时期 从旧格局的瓦解到新格局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其特点:一是此次格局转换是在没有经过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完成的,不可能有战胜国和战败国,也就不可能有大国安排,只能是各种力量自然发展合力作用的结果。二是各国需集聚增强力量,谋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独立一极的地位。


上一页  <<  1  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