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理论批评

 
  秦代以前的文学批评,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文论。由于当时处于文学发展的早期,“文”的观念实质是一种包括文化、文章、文艺的广义的文学观念,并随诸子思想体系的不同而各有独自的理解和侧重。同时也随着诸子思想的影响而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先秦文学批评的发端  
  文学批评来源于文学创作实践。先秦典籍中很早就涉及文学批评问题。最先是谈“言”、“辞”,如《周易?艮六五》:“言有序”,就是说语言要有层次,要有条理。又如《仪礼?聘礼》:“辞无常,逊而说。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它所谓“辞”,是指使臣聘问的外交“辞令”而言;它要求“达”,就是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这和孔子所说的“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意思一致,反映出古代统治阶级对于言辞的重视。
  春秋时期,各国使臣往来频繁,言辞的得失常常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因而对于言辞更加重视,把“立言”列为“三不朽”之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谈言辞问题是先秦文学批评的萌芽。
  先秦文学批评的正式形成,表现在对《诗》和乐的评论方面。 在先秦古籍中明确提出“诗言志”说的是《尚书?尧典》。所谓“志”是指志意怀抱而言,着重在对政治和社会的态度与看法。“诗言志”概括了诗的功能和特点,在诗歌理论上有重大意义,以至于被称为“开山的纲领”(朱自清《诗言志辨》序)。
  诸子的文学批评。  
  孔子的文艺批评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文质”说和《诗》论。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和“文”的本义是质朴和文华,在孔子,是指人的品德和文化修养讲的,但可以引申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方面来。他要求“文质彬彬”,也就是启示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应该统一。因为重视“文”,所以他很重视言辞;还因为言辞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关系也很密切,不懂得言辞,就不会了解人。他说:“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他在教育学生时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见《论语?先进》),把“言语”特设一科,说明了他对言辞的重视;但置在“德行”之后,表明了他最重视的还是“德行”。他认为“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孔子很重视《诗》的学习,《论语》中谈到《诗》近20处,可以看作是纯粹的文艺批评。孔子对《诗》的总评价是:“《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都是就《诗》的道德教育作用而言的。孔子重视学《诗》的另一原因是,《诗》可以作为学习辞令语言的教本。他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而学习《诗》的语言的目的则是为了从政之后,“使于四方”能够“专对”(《论语?子路》)。这显然是从春秋时期各国使臣往来时常常引《诗》出发的,是“尚用”观点的体现。 孔子在论到《诗?关雎》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和季札的观点一致,所欣赏的也是中和之美;他对于流行的新声,采取排斥的态度,指出“郑声淫”,并主张“放郑声”(《论语?卫灵公》),可以看出他的文艺思想的保守方面。孔子论《诗》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即“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他从多方面肯定了诗歌的政治、社会教育作用,加以高度概括,成为一个理论原则,这是他对诗学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