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析 YINGSHIPINGXI  
 

三、感觉——生命流光溢彩的回溯

(一)、《红高粱》的世界是一个由感觉架构、支撑的世界对于感觉尼采曾说,“那种人们称之为醉的快乐状态,不折不扣是一种高度的强力感……时间感和空间感改变了:天涯海角一览无遗,简直象头一次得以尽收眼底;眼光伸展,投向更纷繁更辽远的事务;器官变得精微,可以明察秋毫,明察瞬息;未卜先知,领悟力直达于蛛丝马迹,一种智力的敏感;强健,犹如肌肉中的一种支配感,犹如运动的敏捷和快乐,犹如舞蹈,犹如轻松和快板;强健,犹如强健得以证明之际的快乐,犹如绝技、冒险、无畏、置生死于度外……人生的所有这些高潮时刻相互激励;这一时刻的形象世界和想象世界化作提示满足着另一时刻:就这样,那些原本也许有理由互不相闻的种种状态终于并生互绕、相互合并。”[4]《红高粱》中无不充满了这种支撑世界支撑人物的生命强力。小说以生命本体为核心,以感觉为向导,随意穿梭于时间,自由驰骋于空间。感觉成为小说的内在结构。
“出村之后,队伍在一条狭窄的土路上行进,人的脚步声中夹杂着路边碎草的悉穴卒声响。雾奇浓,活泼多变。我父亲的脸上,无数密集的小水点凝成大颗粒水珠,他的一撮头发粘在头皮上。从路两边高粱地里飘来的幽淡的薄荷气息和成熟的高粱苦涩微甘的气味,使我父亲早已闻惯,不新不奇。在这次雾中行军里,我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红黄相间的腥甜气息。那味道从薄荷和高粱的味道中隐隐约约的过来,唤起父亲心灵深处一种非常遥远的回忆。”[1]行军中腥甜血味勾起了父亲对生命的回忆,对与敌人生命对抗中残酷的记忆。接下来由腥甜味的指引,沿着“父亲”的感觉跳跃性地直接写到了“七天之后,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余司令牵着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三百多个乡亲叠骨枕臂、陈尸狼藉,流出的鲜血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的黑土浸泡成稀泥,使他们拔脚迟缓。腥甜的气味令人窒息,……”[1]以父亲对腥甜气息的感受推进着小说的发展。这里抽空了故事中间的发展过程,用人物的感觉把发生在同一空间的两个间断场景连接在一起。打破了事件的历时性进程。“那股弥漫田野的腥甜味浸透了我父亲的灵魂,在以后更加激烈更加残忍的岁月里,这股腥甜味一直伴随着他。”[1]这种血腥味的生命感觉成为小说的发展线索。故事的结构、发展都与生命感觉相联系,震撼生命的事件成为生命运动的坐标。
(二)《红高粱》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生命感受的世界,是一个感受灵动、流光溢彩的世界
小说的描写蕴蓄着生命感觉,从而使内在的生命感觉外化为丰满的艺术感觉,使《红高粱》的艺术世界摇曳多姿、斑斓多彩。
“高粱的茎叶在雾中滋滋乱叫,雾中缓慢的流淌着在这块低洼平原上穿行的墨河水明亮的喧哗,一阵强一阵弱,一阵远一阵近。”[1]茎叶以“滋滋乱叫”彰显生命的壮旺,墨河水喧哗、明亮、热烈。一切景物在这里以生命的动态形式出现,具有着生命“一阵强一阵弱,一阵远一阵近”的生命韵律。奶奶中弹的场景是这样描写的,“河堤上安静,落尘有声,河水只亮不流,堤外的高粱安详庄重。”喧嚣着生命热情的墨水河沉默了,生命的河水徐缓、衰弱。沙沙作响,蓬勃成长的高粱静穆着。奶奶只能感觉尘世短暂的时间落尘般簌簌有声。景物也不再随着奶奶热烈的生命而跳动。人物、景物生命精神浑然一体。以人物的生命感觉描写景物,以景物的生命状态反衬人物。“奶奶听到了宇宙的声音,那声音来自一株株红高粱。奶奶注视着红高粱,在他朦胧的眼睛里,高粱们奇诡瑰丽,奇形怪状,他们呻吟着,扭曲着,呼号着,缠绕着,时而象魔鬼,时而象亲人,他们在奶奶的眼里盘结成蛇样的一团,又忽喇喇的伸展开来,奶奶无法说出他们的光彩了。他们红红绿绿,白白黑黑,兰兰绿绿,他们哈哈大笑,他们号啕大哭,流出的眼泪象雨点一样打在奶奶心中那一片苍凉的沙滩上。”[1]奶奶弥留之际对人世间的感觉都折射在对红高粱的描写上,高粱在奶奶的视线中不断变换,它是奶奶对往昔生命的追忆。充满了生命的热烈与浪漫,高昂与洒脱,惨烈与悲壮,隐忍与忧郁。因而对红高粱色彩的描写有着强烈的主观性。“他们红红绿绿,白白黑黑,兰兰绿绿”,“这种超自然的色彩感觉形式,服务于表现人物特殊内心感觉需要”[5]。
《红高粱》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行文流畅、灵动,无处不滚动着感觉的潮流;它以不同叙述视角全方位,多层面地反观历史事件,再现历史场景;同时,对历史事件意义的揭示,人物精神面貌的展现又是用象征的手法,以更加形象的形式加以渲染、再现。意蕴深刻,风格隽永,耐人寻味。《红高粱》是用现代诗学的笔法书写生命的赞歌。

[参考文献]
  [1]莫言.红高粱家族[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7.
  [2]格非.小说叙事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志忠.莫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季红真.现代人的民族民间神活——莫言散论之二[J].当代作家评论,1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