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外学习 > 学科名人

学科名人

4.阿尔蒙德•加布里埃尔
        阿尔蒙德.加布里埃尔(Almond,Gabrial 1911~ ):美国著名比较政治学家,当代比较政治学和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以对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进行比较研究著称。1911年1月1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193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1942年~1945年任职于美国战时宣传署。1963年为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教授,1964~1969年任该系系主任。1968年被选为美国政治科学协会会长。他的主要著作有《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合著1960)、《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合著1978)、《公民文化》(合著1963)、《政治发展》(1970)和《当代比较政治学》(1980)等。
        阿尔蒙德是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提出用政治系统、功能、角色等新的概念术语来代替国家、权利、职业等传统的政治学术语,他认为政治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政治结构组成的,各政治结构又由各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角色组成。在研究政治系统时,他特别强调了研究政治文化的重要性。阿尔蒙德将政治系统在政治过程中的功能分为三种:(1)系统功能,指系统维持和适应功能,包括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和信息交流;(2)过程功能,指政治要求与政治支持转化成权威性政策的过程,包括利益表达、利益聚集、政策制定或决策、政策实施等。其中政策制定或政策实施是政治过程的关键性阶段;(3)政策功能,指政策的实际行为,包括政策输出和政策结果。政策无论成与败,都通过政治文化反馈到政治系统,对下一轮的政策过程产生影响。阿尔蒙德的比较政治理论和政治发展理论紧密相连。1956年他提出了政治体系的新分类方法,即把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制度分成英美型、前工业化型、极权型和欧洲大陆型四种,并应用于分析西欧、北美和亚洲、拉丁美洲的政治模式。1980年他采用一种更简单的分类法,即把大多数国家从经济上划分为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划分为民主型政权和极权型政权。通过比较不同政治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阿尔蒙德提出政治发展就是在社会经济现代化比较广泛的环境中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治系统、过程和政策的变化。政治现代化的标志:一是文化现代化,如人们参政倾向的增强;二是结构分化,如出现新型的专门化的结构和角色。他指出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社会和经济的现代化,反过来,政治发展也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原因。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当代政治科学理论中的重要分析模式之一。他开创的政治文化研究带动了L.W.派伊等学者的政治发展理论和政治文化理论,他的主要著作对比较政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5.塞缪尔•亨廷顿
        塞缪尔•亨廷顿(1927.4.18--2008.12.24),英文名Samuel P. Huntington,美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1951 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现任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外交政策》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是《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作者。
        亨廷顿在国际政治方面著述颇丰,一般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是其理论的奠基之作,该书从第三世界各国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强政府理论",其要义是,第三世界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变革的过程中,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舍此无他路可走。所谓强大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治参与和政府制度化的政府。亨廷顿在这本书中卓越的理论贡献使得该书成为研究现代化理论的经典之作。
        亨廷顿生前参与编写了17本书,大部分是关于美国政府、民主进程、军事政治和政治发展。此外,他还撰写了90多篇学术论文。在亨廷顿的著作中,1996年出版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最为著名,已经被翻译成39种文字出版。在这本书中,亨廷顿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文化和宗教的差异而非意识形态的分歧将导致世界几大文明之间的竞争和冲突。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引起广泛辩论和争议,特别是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 1991 年,亨廷顿出版了《第三波:20 世纪末民主化浪潮》,探讨了在他看来是 20 世纪后期的一项重要的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全球性的政治发展的状况,即发生在1974 —1990 年期间的全球民主化浪潮。亨廷顿指出,从1974 年葡萄牙走上民主化的道路开始,大约30 个国家由非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到民主政治体制,相继走上了民主道路。民主制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急速成长,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壮观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变迁。他认为,在第三波之后20 年的今天,民主化的条件远比以前有利得多,西方自由民族国家的各国政府在促进全球民主化方面都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共产国际已经寿终正寝,现在该是建立民主国际的时候了。1996 年,亨廷顿出版了《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除上述著作外,亨廷顿的主要著作还有《难以抉择》、《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国政治》、《现代社会中的权威政治》、《民主的危机》等。《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他在书中提出,墨西哥移民等大量涌入美国,威胁着美国的传统认同感和民族团结,再度引发争议。此外,亨廷顿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和《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等著作也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