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学习 > 第七章 > 第二节 工程项目的网络计划技术

第二节 工程项目的网络计划技术

    
1、双代号网络图的有关知识
1.1 网络图的概念
      网络图是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有向、有序的网状图形。
      根据图中箭线和节点所代表的含义不同,可将其分为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络图。
1.2 网络计划的概念
      网络计划是指在网络图上加注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而成的工作进度计划。
1.3 网络图的相关概念
      逻辑关系
      在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称为逻辑关系。逻辑关系又分为工艺逻辑关系和组织逻辑关系。
      工艺关系是由生产工艺客观上所决定的各项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
      组织关系是在生产组织安排中,考虑劳动力、机具、材料或工期的影响,在各项工作之间主观上安排的先后顺序关系。
      网络图的构成
      工作是网络计划的基本组成部分。在网络图中,以箭杆表示,箭杆两端用编上号码的圆圈连接。杆上表示工作名称,杆下表示持续时间。如下图:

      网络图中的圆圈表示工作之间的联系,在网络图上称为节点。在时间上表示指向某节点的工作全部完成后,该节点后面的工作才能开始。
      从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开始,到达终点节点的一系列箭线、节点的通路,称为线路。
      箭线、节点、线路是构成网络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 工作关系
      在网络图中,相对于某一项工作(称其为本工作)来讲,紧挨在其前边的工作称为紧前工作,紧挨在其后边的工作称为紧后工作。
与本工作同时进行的工作称为平行工作。
      从网络图起点节点开始到达本工作之前为止的所有工作,称为本工作的先行工作。
      从紧后工作到达网络图终点节点的所有工作,称为本工作的后续工作。
 关键工作与关键线路的概念
      (1)关键工作:
      在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
      (2)关键线路:
      网络计划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
      虚工作
      虚工作是既无工作内容,也不需要时间和资源,是为使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正确表达而虚设的工作。
2、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2.1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原则
      (1)正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2)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循环回路
      (3)在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带有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4)在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没有箭尾节点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
      (5)在一张网络图中,一般只允许出现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6)当网络图的起点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或终点节点有多条内向箭线时,为使图形简洁,可用母线法绘制。
      (7)在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同样代号的多项工作。
      (8)应尽量避免箭线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采用暗桥法、断线法等方法表示。
      (9)网络图节点编号规则,只要不重复、不漏编,每根箭线的箭头节点编号大于箭尾节点的编号即可。
2.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步骤
      当已知每项工作的紧前工作时,可按以下步骤绘制网络图:
      (1)绘制无紧前工作的工作箭线,使它们具有相同的开始节点,以保证网络图只有一个起点节点。
      (2)依次绘制其他工作箭线。在绘制这些工作箭线时,当所要绘制的工作只有一个紧前工作时,将该工作箭线直接画在其紧前工作箭线之后;当所要绘制的工作有多个紧前工作时,应采取相应的画法,正确表达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3)当各项工作箭线都绘制出来之后,应合并那些没有紧后工作之工作箭线的箭头节点,以保证网络图只有一个终点节点。
      (4)当确认所绘制的网络图正确后,即可进行节点编号。网络图的节点编号在满足前述要求的前提下,有时采用不连续的编号方法,以避免以后增加工作时而改动整个网络图的节点编号。


上一页  <<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