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会计”溯源

“会计”源于汉语中“会计”一词的渊源与演变。汉语中的“会计”一词,由汉字“会”和“计”两字缀合成词。

“会”字源流作为“会计”的构成词素之一,①“会”字字形,在古汉语中写“会”。现存的古文字材料表明,“会”字最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后,在西周的钟鼎文、东周的金石简帛中多有发见,唯其字形结构不尽一致。秦代采取书同文措施,将其字形统一为小篆,其后只有篆、隶、草、真等书体的相继递嬗,其字形结构未曾变化。汉末以后由于草书书法的影响,使得“会”简化为“会”,但多用于非官方文件。1935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明令以简体“会”字作为规范用字,唯翌年3月又通令收回,恢复使用繁体“会”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广使用简化字。1956年1月,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规定“会”字为规范用字,由此简化字“会”正式成为通用写法。②“会”字系多音字,其读音在先秦至魏晋时期的上古音中,一为“见”母、“月”部、入声字,另为“匣”母、“月”部、入声字,“泰”部、去声字(《广韵》反切为“古外切”),另为“匣”母、“泰”部、去声字(《广韵》反切为“黄外切”);在元明时期的近古音中,一为“皆来去声”字,另为“齐微去声”字;在现代音中,其汉语拼音一为“ㄎメㄞ”即“kuai”,另为“ㄏメㄟ”即“hui”。③“会”字涵义,据《说文解字》解释:“会,合也。从钱A、从曾省,曾,益也”。分别释之,“合,合口也,从A、从口”。“A,葳合也,从人、一,像三合之形”。“益,饶也”,“饶,饱也”,“饱,也”,“饱也”。根此可知,“会”字本意为会合。

“计”字源流作为“会计”的构成词素之一,①“计”字字形,在古汉语中写作“计”。现存的古文字材料表明,“计”字最早约见于东周时期的玺印文字,其字形结构一脉传承,相袭于今,唯汉代草书体使“计”简化为“计”。“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简化字表》的“附说明四”中指出“偏旁如”‘言、……’等本可采用简体,但如此一改,则牵动太多,刊该费时,今求简而易行,故此等偏旁,暂不改易“,即繁体”计“字仍为规范用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规定”计“字为规范用字,由此简化字”计“正式成为通用写法。②”计“字读音,在上古音中,为”见“母、”质“部字;在中古音中,为”见“母、”霁“部、去声字(《广韵》反切为”古诣切“);在近古音中,为”齐微去声“字;在现代音中,其汉语拼音为”ㄐㄧ即Jì“。③”计“字涵义,据《说文解字》解释:”计,会也;也。从言、从十“。分别释之,”会,合也“。”长六寸,计历数者“。古汉语中,与”算“为同音假借字,”算,数也。从竹、从具。读若“”言,直言曰言“。”十,数之具也“。据此可知,”计“字本意有二,一为会合,二为算或数。

“会计”源流据文献记载,“会”和“计”两字缀字合成词,最初有两种边缀方式,一种方式为将“会”置于“计”前,组合成“会计”,如《周礼。天官。司会》:“凡在书契版图者之,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管子。四时》:“三政曰:效会计,毋发山川之藏”;另一种方式为将“计”置于“会”前,组合成“计会”,如《六韬。龙韬。王翼》:“法两人,主计会三军营壁、粮食、财用出入”,《淮南子。人间训》:“西门豹治邺,廪无积粟、府无储钱、库无甲兵、官无计会”。当时,“会计”和“计会”两种词序的涵义相同,为人们所通用。汉代以后,“会计”逐渐成为固定的单一用法。“会计”一词的含义,据清代焦循在《孟子正义》中的阐述,为“零星算这为计,总和算之为会”。

(资料来源:http://www.jshywx.com/hywxCwgl/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09